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6): 21-25.

• 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规律之辨

彭新武   

  1.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872
  • 收稿日期:2003-06-29 出版日期:2003-11-15 发布日期:2018-10-29
  • 作者简介:彭新武(1968-),男,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社会发展、复杂性科学研究。

  • Received:2003-06-29 Online:2003-11-15 Published:2018-10-29

摘要: 当前人们在社会规律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对规律的确定性僭妄;对纯粹"客观"规律的诉求;唯理主义倾向;过分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差别。人们对规律的把握只能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任何超历史的规律从根本上讲都是不存在的。客观性即主体间性,人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特征,只能确认自身的状态。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之间有内在统一性。考察历史发展规律必须联系具体的历史发展时期,否则极易陷入抽象的思辨和形而上学。

关键词: 确定性, 决定论, 规律, 客观性, 唯理主义

中图分类号: 

  • B023

〔1〕〔8〕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134-135, 112-114.
〔2〕爱德华 卡尔. 历史是什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 72.
〔3〕海森伯. 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2.
〔4〕〔11〕普里高津,斯唐热. 从混沌到有序〔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89, 48.
〔5〕玻尔. 原子物理和人类知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 69-70.
〔6〕柯林武德. 自然的观念〔M〕.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0. 2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72.
〔9〕佘正荣.从社会、自然巨系统的整体性关系把握历史规律〔J〕. 哲学研究, 1991, (8)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216-217.
[1] 曹瑜. 受动性:一个有待深掘的认识论向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受动性之维的再揭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25-28.
[2] 郭增花.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实践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51-53.
[3] 王桂山. 实践理性及其筹划本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36-40.
[4] 王会平. 论哲学“终极关怀”[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26-30.
[5] 曾志. 西方知识论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4-9.
[6] 李兴武. 铸造快乐的人生——孙鹤"遗憾学"三部曲评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90-191.
[7] 尚东涛. 自然"是":可知抑或不可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26-31.
[8] 李天鹤. 真理的属性范畴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53-155.
[9] 仰海峰. 认识的历史性构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0-16.
[10] 周小兵. 真理的共识论与文化共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22-26.
[11] 吕国忱. 知识生成环节的人学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41-45.
[12] 刘同舫. 马克思学说中的哲学与马克思学说的解释框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9-12.
[13] 陈丽杰. 马克思“新世界观”实质———从“世界观哲学”演进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56-60.
[14] 李兴武. 铸造快乐的人生——孙鹤"遗憾学"三部曲评价[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90-191.
[15] 孙正聿.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当代课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5-1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2]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3] 任秋娟. 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26 -132 .
[4] 赵子祥. 论灾难与风险的社会风险特征分析及预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44 -146 .
[5] 王法周. 钱大昕的君道观及其意义世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65 -171 .
[6]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 -178 .
[7] 袁济喜. “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87 -194 .
[8]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9] 唐鑛,胡夏枫. 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09 -115 .
[10] 张俊山. 透视生产总值及经济增长的经济涵义和社会性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24 -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