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2 ›› Issue (2): 158-164.

• 20世纪中国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俄苏诗歌与中国现代诗的成熟

汪剑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 收稿日期:2001-08-23 出版日期:2002-03-15 发布日期:2018-10-30
  • 作者简介:汪剑钊(1963-),男,浙江湖州人,文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俄罗斯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1-08-23 Online:2002-03-15 Published:2018-10-30

摘要: 自"五四"以降,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已有80年的历史,它由最初的草创、流变、繁荣、沉寂,甚至倒退和复苏,到20世纪的90年代,已基本走入了自己的成熟期。在这80年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现代诗对俄苏诗歌的吸收与扬弃便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新中国建立以后现代诗与俄苏诗歌之间"一边倒"、全盘接受等倾向的产生和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诗的成熟与诗人们成熟地对待外来影响是同步形成的,而以一个开放的姿态吸纳世界文学的营养,将为我们的文学带来新的前景。

关键词: 现代诗, 俄苏文学, 比较文学, 政治抒情诗

中图分类号: 

  • I207.25

〔1〕田间.关于诗的问题〔J〕.文艺报, 1949, 1(7) .
〔2〕科瓦廖夫. 苏联文学史〔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172.
〔3〕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上册〔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433.
〔4〕顾蕴璞. 叶赛宁评介及其诗选〔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17.
〔5〕王家新. 回答四十个问题〔A〕. 中国诗选: 第一辑〔C〕.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412, 413.
[1] 吕周聚, 〔日〕藤井省三. 日本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藤井省三教授访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49-154.
[2] .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11-214.
[3] 王淑萍. 中国现代诗学回视——兼论“诗言志”与“诗缘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161-165.
[4] 查振科. 论现代诗歌的贵族化与平民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191-196.
[5] 杨洪承. 透视世纪之交的中国比较文学文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142-14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