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2 ›› Issue (4): 160-162.

• 20世纪中国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论析

刘红松   

  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 收稿日期:2002-03-12 出版日期:2002-07-15 发布日期:2018-10-31
  • 作者简介:刘红松(1965-),女,安徽宿州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2-03-12 Online:2002-07-15 Published:2018-10-31

摘要: 乡土小说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恋乡心结是20年代乡土小说产生的重要根据,乡土作家们以一种深意的笔触去营造乡村世界,他们是生活于都市中的"边缘人"、乡村羁旅者。强固的乡土文化心理积淀与陌生的病态的城市生活体验,使他们的灵魂游离都市,漂泊于乡野大地。他们在创作中去精神还乡,去参与民族文化的现代重建。可以说乡土成为20年代乡土作家创作的不可抵御的永恒诱惑,从而促成了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繁荣。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20年代, 乡土小说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 黎保荣.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95-202.
[2] 夏伟. 对美国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刍议——将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视为汉学共同体[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89-192.
[3]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3.
[4] 刘东方.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1-187.
[5] 刘朝霞. 物化·奴化·异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89-192.
[6] 梁建先. 论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城绅”叙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201-205.
[7] 周海波. “民国文学”研究提出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93-199.
[8] 魏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205-208.
[9] 燕世超. 论海外华文新文学的发生———兼论海外华文新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25-227.
[10] 王凤杰, 刘丹. 1920年代沈阳城市建设发展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206-211.
[11] 曹禧修. 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的困境及其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50-154.
[12] 杨剑龙. 论上海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184-18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