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习惯性思维看来,"先验"的概念只能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如果仅局限在观念的层面,这一看法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当我们把思维的目光转向现实社会的人的认识活动时,就不难发现传统先验论的"先验"概念仍然有着它的客观依据,并且是以"思想客体"的形式得到呈现的。当然,这种所谓的"先验"在本质上来说只具有相对中的绝对和绝对中的相对的意义。这是唯物辩证的认识论从现实的人的认识活动出发解析"先验"概念所必然得出的正确结论。
中图分类号: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8. 〔2〕黑格尔. 小逻辑〔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428. |
[1] | 祁建民. 战时日本的中国农村调查与华北日军的占领政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70-179. |
[2] | 刘阳. 事件的影像—剧场维度与历史主体经验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91-200. |
[3] | 段忠桥. 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8-38. |
[4] | 秦明瑞. 政治态度还是政治设想?——论两种社会科学传统中政治文化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56-68. |
[5] | 付文军. 《资本论》与马克思的技术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85-91. |
[6] | 毛振阳 乔瑞金. 试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是“新的科学的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69-80. |
[7] | 张一兵. 认识论中的四肢交互结构——广松涉《存在与意义》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12. |
[8] | 孙民.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文化自信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46-51. |
[9] | 高超. 现代唯物主义是哲学还是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05-111. |
[10] | 曹晖. 感性、理性和公共性:图像的阐释途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72-178. |
[11] |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30. |
[12] | 李翔.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与阿马蒂亚·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40-48. |
[13] | 陈向义.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新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49-54. |
[14] |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86. |
[15] | 刘方喜. 论马克思对当代文艺思想史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