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道家生命哲学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浪漫超脱的无为品格和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它们旨在为人们编织一个超越世俗功名利禄和价值束缚的生存意境,从而为现代人的生命存在提供了一个自由栖息的家园。在面临本性迷失、人性异化的现代文明的背景下,道家生命哲学体现出经久不衰、极具启发性的思想魅
中图分类号:
〔1〕〔37〕老子: 第一章〔M〕. 〔2〕庄子: 齐物论〔M〕. 〔3〕〔31〕老子: 第三十七章〔M〕. 〔4〕老子: 第三十八章〔M〕. 〔5〕〔7〕〔41〕老子: 第五十一章〔M〕. 〔6〕庄子: 天地〔M〕. 〔8〕〔36〕庄子: 骈拇〔M〕. 〔9〕庄子: 秋水〔M〕. 〔10〕白奚. 孔老异路与儒道互补〔J〕.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00, (5) . 〔11〕老子: 第二十章〔M〕. 〔12〕庄子: 大宗师〔M〕. 〔13〕老子: 第五十五章〔M〕. 〔14〕〔24〕老子: 第十九章〔M〕. 〔15〕老子: 第二十八章〔M〕. 〔16〕〔21〕老子: 第七十三章〔M〕. 〔17〕老子: 第八十一章〔M〕. 〔18〕〔19〕老子: 第二章〔M〕. 〔20〕老子: 第五十二章〔M〕. 〔22〕老子: 第七章〔M〕. 〔23〕老子: 第四十八章〔M〕. 〔25〕老子: 第四十四章〔M〕. 〔26〕庄子: 缮性〔M〕. 〔27〕〔28〕庄子: 让王〔M〕. 〔29〕老子: 第十二章〔M〕. 〔30〕老子: 第四十九章〔M〕. 〔32〕唐劭廉,吕锡深. 老庄之道--对人类生存的形而上沉思〔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0,(3) . 〔33〕庄子: 知北游〔M〕. 〔34〕庄子: 齐物论〔M〕. 〔35〕老子: 第二十五章〔M〕. 〔38〕老子: 第四十二章〔M〕. 〔39〕老子: 第十六章〔M〕. 〔40〕老子: 第三十九章〔M〕. 〔42〕庄子: 刻意〔M〕. |
[1] | 胡友峰. 生态世界观的演进与生态美学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21-30. |
[2] | 沈湘平. 讨论权力与权利问题需要重视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11. |
[3] | 徐国栋. 罗马法中的无主物制度与中国民法典中无主物概念的丢失与寻回[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21-130. |
[4] | 唐善林. 老子“自然论”美育思想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6-103. |
[5] | 秦明瑞. 政治态度还是政治设想?——论两种社会科学传统中政治文化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56-68. |
[6] | 张利群. 《文心雕龙》“物色”说之“感物”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62-169. |
[7] | 赵玉. 价值范式:“恰当自然审美”的理论重构与新方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51-58. |
[8] | 周江. 群岛概念下的“其他自然地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86-91. |
[9] | 祁海文. 《淮南子》与儒道礼乐美学的会通与融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92-101. |
[10] | 李春青. 论中国古代文学阐释的生产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90-201. |
[11] | 程广云. 形而上学终结与科学一体化——重估《自然辩证法》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52-159. |
[12] | 程勇. 论理学文论话语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86-192. |
[13] | 张梓太, 李晨光. 生态环境损害政府索赔的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16-122. |
[14] | 黄萍. 生态环境损害索赔主体适格性及其实现 ——以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为理论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23-130. |
[15] | 陈向义.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新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49-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