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1 ›› Issue (2): 4-6.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下一篇

论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与加强素质教育

于存雷   

  1.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21
  • 收稿日期:2000-12-20 出版日期:2001-03-15 发布日期:2018-11-01
  • 作者简介:于存雷(1964-),男,山东聊城人,讲师,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 Received:2000-12-20 Online:2001-03-15 Published:2018-11-01

摘要: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断,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目的。因此,要适应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认清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三个面向, 素质教育, 基础, 内涵, 目的

中图分类号: 

  • D641

〔1〕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5.
〔2〕〔3〕〔4〕邓小平文选(1975-1982)〔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198, 37, 196.
[1] 袁红清. 人口流动分析中的两类偏差:基础数据与分析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18-125.
[2] 胡光. “文化法制”的内涵与功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60-164.
[3] 张博.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9-104.
[4] 王世涛, 靳业葳. 税收的价值选择:以道德价值为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73-78.
[5] 施正文. 税收法定原则框架下的税收法律体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60-62.
[6] 江璐. 康德的意志概念的两个方面:实践理性和自由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12.
[7] 李艳艳. 目标定位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0-54.
[8] 章辉. 休闲美学构建的文化基础与现实吁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73-177.
[9] 顾祖钊. 再论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创新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142-151.
[10] 张树军. 效率与基础并重:“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界关于政府改革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53-156.
[11] . 论辞规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87-190.
[12] .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对于康德的接受与改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67-169.
[13] 沈顺福. 存在的意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22-26.
[14] 孙正聿.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当代课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5-10.
[15] 孙建茵. 反模式化思维与隐喻批判——马尔库什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7-2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