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梳理从古代到近代的西方文学传统论争的主脉,可见出西方文学传统论的社会学倾向有其思想文化传统的深厚背景。西方从古希腊起就形成了细究物性、明辨事理的科学精神,受到近代自然科学和近代工业革命的理性之光的辉映,哲学认识论成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主流,从而长期以来西方人抱有一种向外部世界审视和探索的冲动。这不能不影响到其文学传统论到文学以外的社会体制、时代生活和历史内容中去寻求立论的根据,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从而以其社会学倾向形成鲜明特色,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的心理学倾向各领风骚而特立于世。
中图分类号:
〔1〕贺拉斯. 诗学: 诗艺〔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151. 〔2〕罗素. 西方哲学史: 上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3. 351. 〔3〕明屠尔诺. 诗的艺术〔A〕. 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 上卷〔C〕.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43-345. 〔4〕钦提奥. 论传奇体叙事诗〔A〕. 西方文论选: 上卷〔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185-187. 〔5〕布瓦洛. 诗的艺术〔A〕. 西方文论选: 上卷〔C〕.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297. 〔6〕布瓦洛. 1770年给贝洛勒的信〔Z〕. 西方文论选: 上卷〔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305-306. 〔7〕圣。 艾弗蒙. 论古代和现代悲剧〔A〕. 西方文论选: 上卷〔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271. 〔8〕圣。 艾弗蒙. 论对古代作家的摹仿〔A〕. 西方文论选: 上卷〔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72-273. 〔9〕弗。 史莱格尔. 关于莎士比亚的早期著作补记〔A〕.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382-383. 〔10〕〔16〕奥。 史莱格尔. 关于美文学与艺术讲座〔A〕.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365-366, 366. 〔11〕〔18〕斯达尔夫人. 德国的文学与艺术〔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49. 〔12〕〔13〕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8. 135, 148. 〔14〕白尔谢. 格利佐斯托莫给儿子半庄半谐的信〔Z〕.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157. 〔15〕弗。 史莱格尔. 断片〔A〕.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386. 〔17〕斯达尔夫人. 论文学〔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绪言. 〔19〕韦勒克. 近代文学批评史: 第2 卷〔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75. |
[1] | 毛宣国. 西方文论的阐释经验与中国文论的阐释立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81-190. |
[2] | 张江. 文学理论的未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77-183. |
[3] | . 创造机制与文学传统的嬗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84-188. |
[4] | 姚文放. 文学传统与生态意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117-123. |
[5] | 姚文放. 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155-164. |
[6] | 顾祖钊. 中国文论的建设与超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2): 121-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