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3): 200-206.

• 西方文艺理论热点问题研 • 上一篇    下一篇

朗西埃对利奥塔崇高美学及法国理论"伦理转向"的批判--兼以列维纳斯哲学对其回应

王嘉军   

  • 发布日期:2018-07-26
  • 作者简介:王嘉军,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编审(上海 20024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6CZW005 )

  • Published:2018-07-26

摘要: 利奥塔指出崇高是一种"不可表现的表现",是对不可把握和不可表现的"现在"的表现。这一崇高概念与犹太思想,尤其是犹太思想家列维纳斯有重要关联。朗西埃认为利奥塔的崇高理论预设了一个不可表现的绝对他者,主体在其面前只能居于被动地位,这与利奥塔所倚重的强调主动性的康德人本主义崇高正好相反。更重要的是,朗西埃指出,利奥塔的"不可表现之物"最终成了表现机制的一部分,这既暴露了其理论的自相矛盾之处,同时又使得利奥塔的崇高理论成为了一种其所批判的黑格尔式的同一化操作。朗西埃对于利奥塔崇高美学的批判,是与对法国当代思想中"伦理转向"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而列维纳斯是这一"伦理转向"的重要发起者之一。朗西埃对于利奥塔的批判深刻触及了列维纳斯所重点阐述过的"总体"和"无限"问题。

关键词: 朗西埃, 利奥塔, 列维纳斯, 崇高, "伦理转向"

中图分类号: 

  • I0

〔1〕Jean-Francois Lyotard,Peregrinations:Law,Form,Even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p.38.
〔2〕〔3〕〔4〕〔5〕〔6〕〔7〕〔9〕〔10〕朗西埃:《美学异托邦》,汪民安、郭晓彦编:《生产(第8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03、202、205、203、206、208、208、208页.
〔8〕Jean-Francios Lyotard,The Inhuman, trans. Geoffrey Bennington &Rachel Bowlb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p.59.
〔11〕〔12〕〔13〕〔14〕〔15〕〔16〕朗西埃:《图像的命运》,汪民安、郭晓彦编:《生产(第8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73、171、174、177、176、176页.
〔17〕〔19〕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朱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8、203页.
〔18〕Cf.Seán Hand, Emmanuel Levinas,London: Routledge,2008,p.115.
[1] 毛宣国. 经学阐释背景下的孔颖达诗学理论及其地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65-176.
[2] 于雪棠. 儒道两种视角的“在宥”阐释——兼及文本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77-185.
[3] 程勇. 论理学文论话语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86-192.
[4] 殷学国. 正名与正谊:"母题"观念的中西形态与方法衍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85-194.
[5] 张江. 文学理论的未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77-183.
[6] 陈军. 自由哲学与文类规则:萨特文类观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84-189.
[7] 章辉. 论文艺与政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68-175.
[8] 高山奎. 政治哲学的“古今”之辩——施特劳斯与科耶夫的三个理论歧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27-32.
[9] 袁立国. 生产方式的正义:马克思正义论的存在论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3-38.
[10] 赵儒煜,阎国来. 产业脆弱性对欧债危机的作用机理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00-108.
[11] 祁志祥. 明代曲学中的本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71-177.
[12] . 文学理论的未来与中国文化诗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42-149.
[13] . “武器论”: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17-220.
[14] . 构建不同于西方诠释学的新诠释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78-187.
[15] 高楠. 从命运神坛走下来的历史生存——就当下文学的工人生活写作而重读《共产党宣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92-19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