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反对帝国主义和维护民族尊严是徐谦爱国观的核心内容。具体为:反对帝国主义列强武力干涉中国内政,否定不平等条约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合法性,主张区分敌友,指明打倒帝国主义的正确方向。当然,徐谦的爱国观还包括反对军阀专制、主张民主政治、渴望建立一个统一强盛的新中国,等等。大革命时期的徐谦的爱国观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徐谦本人仍不失为一位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
中图分类号:
〔1〕〔2〕京报, 1926- 3- 18. |
[1] | 张华腾. 北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21-127. |
[2] | 阎书钦. 武人与政治:吴佩孚驻湘期间的社会映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28-136. |
[3] | . 北洋时期的“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37-144. |
[4] | 余华林. 民初知识青年离弃旧式妻子现象之论争——以郑振埙事件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78-185. |
[5] | 李细珠. 孙中山与民初宪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43-150. |
[6] | 陆玉芹. 废灶兴垦与苏北沿海农村的社会变迁---以草堰场大丰盐垦公司为中心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130-135. |
[7] | 李妍. “科玄”论战及其当代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55-157. |
[8] | 熊秋良. 论民国初年的选举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24-130. |
[9] | 谭玉秀, 范立君. 清末民初奉天东部城市化发展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5-11. |
[10] | 吕绍坤. 近代大连自由港制度的实施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110-112. |
[11] | 王晓秋. 《奉系军阀全书》略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187-187. |
[12] | 戴玉琴周建超. 孙中山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局限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120-123. |
[13] | 李明伟. 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116-121. |
[14] | 王杉. 民初东北乡村移民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18-122. |
[15] | 杨琪. 民国时期的灾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28-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