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1 ›› Issue (4): 52-56.

• 社会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村级权力的利益网络

贺雪峰   

  1.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北荆门448000
  • 收稿日期:2001-02-28 出版日期:2001-07-15 发布日期:2018-11-01
  • 作者简介:贺雪峰(1968-),男,湖北荆门人,法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农村问题研究。

  • Received:2001-02-28 Online:2001-07-15 Published:2018-11-01

摘要: 在当前农村社会,构成权力合法性基础的,不再是传统的文化网络或组织网络,而是利益网络。这种权力的利益网络不仅可以通过选举来塑造自己的合法性,而且在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还可以通过抵制国家借助村级权力对自己的提取来获得这种合法性。因此,对权力利益网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村庄权力文化网络, 利益网络, 人际关系的理性化, 国家与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 

  • C914

〔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2〕杨善华,侯红蕊.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J〕.宁夏社会科学, 1999, (6) .
〔3〕秦晖. 历史与现实中农业市场的价值-供求反应〔A〕.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C〕.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A〕.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C〕.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聂莉莉.从小传统看儒家文化的影响〔A〕. 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C〕.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
〔6〕墨菲.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7〕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 彭华民, 冯元. 中国特殊教育福利:从补缺到组合普惠的制度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80-186.
[2] 樊良树. 环境维权“中国式困境”的解决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0-53.
[3] 胡伟. 发挥利益主体在建立信用体系中的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55-5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