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1 ›› Issue (4): 57-61.

• 社会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社区工作实践透视

武新   

  1.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15
  • 收稿日期:2001-03-21 出版日期:2001-07-15 发布日期:2018-11-01
  • 作者简介:武新(1964-),女,满族,辽宁本溪人,哲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教育研究。

  • Received:2001-03-21 Online:2001-07-15 Published:2018-11-01

摘要: 随着住宅商品化速度的加快,我国传统上的自然产业型社区正在逐渐解体,以社会分层为主的社区开始出现。我国社区工作组织是以政府行政机关为主的单一的一元化行政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体制也逐渐暴露出弊端。目前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由社区服务人员和居委会干部等非专业人员构成的。社区工作内容包括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主要面向弱势群体和广大市民。其中街道和居委会的经济收入是社区工作资金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组织, 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内容, 社区工作经费

中图分类号: 

  • C912.8
[1] . 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困局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65-69.
[2] . 当前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以江西赣南A市农民工调查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70-73.
[3]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74-80.
[4] 董经政. 传统工业区改造中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60-63.
[5] 韩丹.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52-55.
[6] 彭兵. 通向城乡衔接的乡村社区能力建设———自加拿大新乡村建设运动生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63-66.
[7] 张昭国, 李红梅. 论文化传统的“体制锁定”与农村反贫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67-69.
[8] 丁建军. 农村调解机制的语境化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32-35.
[9] 潘泽泉. 重新认识农民工:弱者的行为逻辑和生存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39-43.
[10] 马兆龙, 赵庆海. 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37-39.
[11] 朱丽颖, 石俊田.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化过程中政府与农民角色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55-57.
[12] 柳清瑞.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及其对城镇就业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68-72.
[13] 潘泽泉. 作为道德方案的城市空间生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41-46.
[14] 张汝立, 蓝宇蕴. 城市化与农民进城的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47-51.
[15] 苗丽静.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评估与认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48-5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