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1 ›› Issue (4): 67-69.

• 社会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贤妻良母内涵的历史变迁

林吉玲   

  1. 济南大学历史系,山东济南250002
  • 收稿日期:2001-04-20 出版日期:2001-07-15 发布日期:2018-11-01
  • 作者简介:林吉玲(1963-),女,山东文登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

  • Received:2001-04-20 Online:2001-07-15 Published:2018-11-01

摘要: 贤妻良母作为一种女性发展模式,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女性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历史地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贤妻良母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实现传统贤妻良母内涵的现代转换,对当代女性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贤妻良母, 转换, 女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 K892

〔1〕郑观应.盛世危言: 卷2〔A〕.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戊戌变法(一)〔C〕.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75.
〔2〕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A〕. 饮冰室合集 文集: 第1册〔C〕.上海: 中华书局, 1941. 37.
〔3〕张玉法,李又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Z〕.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5. 550-551.
〔4〕妇女研究论丛, 1993, (2) .
[1] 卓今.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9-190.
[2] 张晶. 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研究的意义何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49-56.
[3]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4]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37.
[5] 陈宝良. 不务本业:明代社会群体之角色转换与业余精神之勃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27-136.
[6] . 《离骚》与早期弃逐诗之关联及承接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88-195.
[7] 苏敏. 自然语言的双栖身份——最小文学手法两次结构转换的启迪[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228-232.
[8]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19.
[9] 杨蕾, 王海涛.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对策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59-61.
[10] 尤吾兵, 韦静. 从存在本体到价值本体:本体论研究路向的应然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39-41.
[11] 胡胜, 赵毓龙. 从《心经》在《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地位变迁看小说意蕴的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160-165.
[12] 刘明, 赵国杰, 于美霞. 企业竞争力概念界定及其评价视角转换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36-38.
[13] 徐海燕. 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女性和谐发展———对大众传媒中女性性别意识的审视与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56-58.
[14] 冯巍.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对文学理论的结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165-168.
[15] 杨凤. 同质化与异质化--女性发展模式的理论困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48-5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