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基于下述理由研究福利经济学的制度理论,首先,福利经济学采用规范分析的手法,涉及价值判断,没有多少实证分析,基本上不采用数学、边际增量的研究方法,力求说明"应当是什么"的问题,这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其次,福利经济学家是应用价值判断来分析和评价"制度"的,诸如资源配置的制度(机制)、收入分配制度,等等,带有很强的心理学、伦理学、法学色彩,这种看法也基本符合制度经济学对"制度"概念的界定;最后,福利经济学家主张的政策措施,本身就是一种制度。阐述福利经济学对制度的看法并将其与马克思的制度理论进行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2〕哈耶克. 法律、立法和自由〔A〕. 社会主义的幻景〔M〕.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76. 〔3〕阿瑟。 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 〔4〕海曼. 政治活动经济学〔M〕. 纽约: 纽约出版社,1975. 〔5〕庇古. 福利经济学的几个方面〔J〕. 美国经济评论, 1951, (6) . 〔6〕希克斯. 价值与资本〔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7〕卡尔多. 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间效用比较〔J〕. 经济学杂志, 1959, (9) . 〔8〕伯格森. 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表述〔J〕.经济学季刊, 1938, (2) . 〔9〕格鲁奇. 比较经济制度〔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
[1] | 陈高华. 积极生活与劳动辩证法——论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误解及其方法论根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29-35. |
[2] | 王兴赛. 古典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变奏——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36-43. |
[3] | 沈湘平. 讨论权力与权利问题需要重视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11. |
[4] | 张福运. 抗战后期延安文艺工作者“下乡”运动再认识——社会革命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86-194. |
[5] |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
[6] | 范玉刚.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80-190. |
[7] | 白永秀.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创新及其重大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0-27. |
[8] | 段忠桥. 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8-38. |
[9] | 齐勇. 实践哲学古典理想的继承与超越: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39-46. |
[10] | 王洪波. 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维度下主体公共精神的当代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47-52. |
[11] |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
[12] | 魏传光. 马克思关于正义的“生产性”重构及其指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73-81. |
[13] |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
[14] | 韩震. 新中国70年哲学话语体系的生成与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5-10. |
[15] | 邓永波. 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重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92-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