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0 ›› Issue (3): 18-24.

• 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马克思"制度变迁"思想的现代意识--兼论马克思"制度哲学"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杨俊一   

  1.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36
  • 收稿日期:2000-02-22 出版日期:2000-05-15 发布日期:2018-11-13
  • 作者简介:杨俊一(1958-),男,内蒙古赤峰人,经济学博士、教授、院长,主要从事实践哲学、制度经济学研究。

  • Received:2000-02-22 Online:2000-05-15 Published:2018-11-13

摘要: 马克思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包含着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学的理解。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把制度理解为个人交往的历史的产物,把制度变迁理解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制度的互动变迁。马克思通过对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三种所有制度的存在形式:原始个人所有制--异己所有制--社会个人所有制。由是,马克思制度变迁的基本思想为: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要素以及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变迁,其核心是重建"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构想与现行"教科书"关于共产主义公有制不同。这一构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的制度哲学和唯物史观意义。

关键词: 制度哲学, 制度变迁, 现代意识

中图分类号: 

  • A811.1
[1] 丁建臣, 刘亚娴. 非法集资与金融制度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07-111.
[2] 卞地诗, 李兆友.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传媒体制变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52-255.
[3] 卢伟.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变迁路径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47-50.
[4] 陈杰.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住房制度变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04-108.
[5] 陈勇兵. FDI 对制度变迁影响的机理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94-96.
[6] 马红光. 路径依赖———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看制度变迁的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36-39.
[7] 高连克.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58-62.
[8] 张玉. 论建构当代中国政府创新的行政范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40-44.
[9] 金太军, 张劲松. 公共行政危机与政府制度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50-54.
[10] 岳玉珠, 刘琦. 论协会组织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78-80.
[11] 刘丁. 制度变迁与收入分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61-65.
[12] 郭剑雄. 社会科学与经济增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70-74.
[13] 林红玲. 西方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1): 76-8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