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59-166. |
[2] |
胡疆锋.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67-175. |
[3] |
许苗苗. 网络文学与微时代文学的新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76-183. |
[4] |
杜桂萍. 元明清杜甫题材的戏曲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0-65. |
[5] |
赖大仁.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0-178. |
[6] |
刘俐俐. 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的理论发现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53-161. |
[7] |
孙文宪. “艺术生产”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释意场域的构建与批评的生产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83-191. |
[8] |
孙烨. 更多的是“对话”,而非“对峙”——从蒂尼亚诺夫与巴赫金的文学演变观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205-209. |
[9] |
彼得·斯坦纳 姜原2. 文学史上的达尔文主义与反达尔文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210-214. |
[10] |
吕周聚. 论被遮蔽的五四文学传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3-30. |
[11] |
谭桂林. “佛化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31-40. |
[12] |
陈定家. 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1-168. |
[13] |
欧阳友权. 提质换挡期网络文学的进阶之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9-174. |
[14] |
李清瑞. 电影叙事的“游戏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7-213. |
[15] |
朱寿桐.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