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6): 46-53.

• 我国海上权利的法律探析 • 上一篇    下一篇

南海航行安全中国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

马金星   

  • 出版日期:2016-11-15 发布日期:2018-07-26
  • 作者简介:马金星,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北京 100720)。
  • 基金资助: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2JZD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CFX07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590174)

  • Online:2016-11-15 Published:2018-07-26

摘要: 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具有属地特征,国家管辖权是沿岸国参与南海航行安全保障的基础,我国与“南海五国”现存航行安全保障管辖权协调机制具有软法性特征,地区海洋争端的存在和当事国国内法的冲突使航行安全维护的实效性难以保证。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积极倡导下,中国与“南海五国”应协同破解管辖权协调困境,有条件认可国家管辖权在争议海域的生存空间,遵循国际公约中限制性条款的规定,合理适用属人管辖优先与最密切联系原则,通过联合申请的方式维护南海航行安全。

关键词: 南海, 海上丝绸之路, 航行安全, 管辖权, 协调

中图分类号: 

  • DF90

〔1〕赵成:《美式“航行自由”冲击国际海洋秩序》,《人民日报》2016年7月27日,第2版。
〔2〕樊勇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期。
〔3〕丁兆君:《公共产品理论适用性的再讨论——兼论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回归》,《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3期。
〔4〕马鑫:《南海:通道安全是重中之重》,《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6月23日,第A14版。
〔5〕黄河:《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一带一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6期。
〔6〕李建勋:《南海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借鉴意义》,《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5期。
〔7〕Herbert Briggs,“British Claims in the Spanish Zone of Morocco 1923,”The Law of Nations,vol.2,(1952),p.604.
〔8〕程晓霞、余民才:《国际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3-214页。
〔9〕李东燕:《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看中国的国际责任》,《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8期。
〔10〕乌东峰:《“一带一路”的三个共同体建设》,《人民日报》2015年9月22日,第7版。
〔11〕李建勋:《南海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有效性与局限性研究》,《东南亚研究》2015年第3期。
〔12〕Epsey Cooke Farrell,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and the Law of the Sea,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 Pub.,1998,p.101.
〔13〕Peter Dutton,“Three Disputes and Three Objectives: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no.4(2011),p.45.
〔14〕常书:《印度尼西亚南海政策的演变》,《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第10期。
〔15〕杨利雅:《立法管辖权对冲突法的影响》,《政法论坛》2010年第2期。
〔16〕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17〕〔加〕威廉·泰特雷:《国际冲突法——普通法、大陆法及海事法》,刘兴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18〕黄涧秋:《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7期。
〔19〕付大学、韩志红:《完善行政执法属地管辖原则的探讨》,《法律适用》2012年第7期。
[1] 郭渊. 民国时期政府对领海制度的讨论及对海洋权益的维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93-100.
[2] 白续辉. 领海基点保护视角下岛礁灭失国际法问题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01-107.
[3] 周江. 正常基线中海图的效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08-112.
[4] 马忠法.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演变、本质与中国应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3-118.
[5] 刘亚军.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9-125.
[6] 任秋娟. 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26-132.
[7] 何志鹏. 菜单、需求与能力:国际争端的解决途径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69-72.
[8] 何志鹏. 菜单、需求与能力:国际争端的解决途径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69-74.
[9] 张丽娜. 海洋科学研究中的适当顾及义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05-111.
[10] 张辉. 海上石油开发装置所致油污损害的赔偿责任限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12-117.
[11] 杨瑛. 专属经济区制度与军事活动的法律剖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18-12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