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1): 226-229.

• 晚清小说的近代化进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采桑女"形象的文化探源

陈丽平   

  1. 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辽宁鞍山114005
  • 收稿日期:2006-12-05 发布日期:2018-11-14
  • 作者简介:陈丽平(1974-),女,辽宁海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研究。

  • Received:2006-12-05 Published:2018-11-14

摘要: 先秦两汉文学中,桑蚕与女性意象频频伴行,"采桑女"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学符号,其内涵从先秦至两汉有个发展转变的过程,在散文作品中,桑蚕文化成为女性表情达意借以比兴的媒介。种种现象说明了桑蚕与女性的密切联系,就形成的文化主因分析,"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并非天经地义,礼制使桑蚕劳作与女性发生必然的联系,从而导致文学中采桑女现象的形成。

关键词: 礼, 桑蚕文化, 女性, 文学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刘向.列女传〔M〕.
〔2〕周礼注疏:天官冢宰〔A〕.十三经注疏〔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39 .
〔3〕周礼注疏:天官〔A〕.十三经注疏〔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90 .
〔4〕礼记正义〔A〕.十三经注疏〔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602 .
[1]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59-166.
[2] 胡疆锋.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67-175.
[3] 许苗苗. 网络文学与微时代文学的新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76-183.
[4] 杜桂萍. 元明清杜甫题材的戏曲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0-65.
[5] 赖大仁.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0-178.
[6] 杨华. “礼崩乐坏”新论——兼论中华礼乐传统的连续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11-120.
[7] 刘俐俐. 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的理论发现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53-161.
[8] 孙文宪. “艺术生产”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释意场域的构建与批评的生产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83-191.
[9] 孙烨. 更多的是“对话”,而非“对峙”——从蒂尼亚诺夫与巴赫金的文学演变观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205-209.
[10] 彼得·斯坦纳 姜原2. 文学史上的达尔文主义与反达尔文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210-214.
[11] 吕周聚. 论被遮蔽的五四文学传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3-30.
[12] 谭桂林. “佛化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31-40.
[13] 陈定家. 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1-168.
[14] 欧阳友权. 提质换挡期网络文学的进阶之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9-174.
[15] 李清瑞. 电影叙事的“游戏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7-21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