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2): 195-199.

• 考据中的文学史新识 • 上一篇    下一篇

邺下文人集团领袖考

任慧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 收稿日期:2006-12-28 出版日期:2007-03-15 发布日期:2018-11-14
  • 作者简介:任慧(1979-),女,河北井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6-12-28 Online:2007-03-15 Published:2018-11-14

摘要: 邺下文人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色彩极为明显的文人集团。关于集团的领袖,涉及到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历来说法不一。曹丕绝大多数时间里生活在邺城,不仅组织了大部分文事活动,而且善于总结集团经验,成功推动了文人集团的发展,因而是邺下文人集团当之无愧的领袖。而曹操常年外出征战,少有和文人们的共同创制;曹植年少单纯,缺乏号召组织集团活动的实力,作品丰富但多为单独创制,二人皆不符合成为邺下文人集团领袖的条件。

关键词: 文人集团, 领袖, 文事活动

中图分类号: 

  • I206.09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3〕〔4〕〔5〕〔6〕〔7〕〔8〕〔9〕〔10〕〔11〕〔1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刘义庆.世说新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99.
[1] 夏中义. 苏联模式与郭绍虞“学科变异”——对1959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思想史解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22-130.
[2] 刘锋杰. “文学的自觉”与“文以载道”的错位——从郭绍虞的相关研究说开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31-140.
[3] 何旺生. 论郭绍虞的“保存古人的面目”——作为一种诠释范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1-147.
[4] 张晶. “神不灭”论与魏晋南北朝文艺美学中的重“神”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124-130.
[5] 方锡球. 许学夷“诗体”论的文化整合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131-137.
[6] 徐桂秋. 论孟子与先秦诗学阐释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138-141.
[7] 洪树华. 近百年来"诗言志"阐释的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57-162.
[8] 靳义增. 跨文明文论的异质性与变异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217-220.
[9] 夏中义. 第三种活法的诗魂存根——打通《槐聚诗存》与钱锺书学案的深层经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64-172.
[10] 刘锋杰. “诗史说”:钱锺书的“弃”与王国维的“续”[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73-182.
[11] 宛小平.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朱光潜、钱锺书谈艺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83-189.
[12] 殷晓燕. 文化语境与 “文学经典” 的释义——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经典的解构与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30-23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