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3): 88-94.

• 艺术生产与审美活动 • 上一篇    下一篇

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进程解析

张小虎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 收稿日期:2006-08-31 出版日期:2007-05-15 发布日期:2018-11-15
  • 作者简介:张小虎(1962-),男,江苏南通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刑法学、犯罪学研究。

  • Received:2006-08-31 Online:2007-05-15 Published:2018-11-15

摘要: 费尔巴哈与施就贝尔将"构成要件"由诉讼法意义上的概念变为实体法上的概念,为犯罪构成理论的探索奠定了基础;贝林格以构成要件为核心构建犯罪理论体系,首创行为成立犯罪的明确性、精确化判断,建构了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雏形;迈耶确立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归责可能性的犯罪论体系,提出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观念,有力地推进了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麦兹格首倡"不法"概念,确立"行为、不法、责任"犯罪论体系,提出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的观念,形成新构成要件论;威尔哲尔提出开放构成要件理论的观念,创立"人的不法"的违法性评价,强调构成要件中的主观要素,进一步将犯罪构成理论推向深入。

关键词: 构成要件, 违法性, 责任, 主观要素, 客观要素

中图分类号: 

  • D914

〔1〕AH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58 .15 .
〔2〕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M〕.台北:三民书局,1977 .3-5 .
〔3〕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 .3 .
〔4〕陈志龙.构成要件理论之变迁〔A〕.刑事思潮之奔腾---韩忠谟教授纪念论文集〔C〕.财团法人韩忠谟教授法学基金会, 2000 .4-6 ;何秉松.犯罪构成系统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4-6 ;林山田.刑法通论〔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6 .67 .
〔5〕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 .29-30 ;大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25 .
〔6〕陈志龙.构成要件理论之变迁〔A〕.刑事思潮之奔腾---韩忠谟教授纪念论文集〔C〕.财团法人韩忠谟教授法学基金会, 2000 .58 ;大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39 .
〔7〕陈志龙.构成要件理论之变迁〔A〕.刑事思潮之奔腾---韩忠谟教授纪念论文集〔C〕.财团法人韩忠谟教授法学基金会, 2000 .58-60 ;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 .12-13 .
〔8〕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 .14-15 ;何秉松.犯罪构成系统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11 .
〔9〕陈志龙.构成要件理论之变迁〔A〕.刑事思潮之奔腾-韩忠谟教授纪念论文集〔C〕.财团法人韩忠谟教授法学基金会, 2000 .61 .
〔10〕大仁.刑法概说(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11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144 .
[1] 杨立雄. 谁应兜底: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央地社会救助责任分工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60-72.
[2] 刘永安. 应得、需要与平等主义分配原则的和解——基于分配权利和责任归因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66-72.
[3] 顾肃. 运气、个人选择责任与机会平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00-106.
[4] 王立君. 中国经济法私人实施机制的失灵及应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36-140.
[5] 张辉. 海上石油开发装置所致油污损害的赔偿责任限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12-117.
[6] 房文翠. 司法责任制语境下的法律统一适用标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90-95.
[7] 朱喆, 高景峰. 检察主体制度改革与司法责任制的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96-101.
[8] 钱叶六. 嫖宿幼女罪废除的价值分析及相关行为的认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79-85.
[9] 王立. 应得与责任——基于道德主体视角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187-193.
[10] 杜涛. 晚清《申报》的灾害新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33-137.
[11] 马新彦,姜昕. 网络侵权中转发者责任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53-56.
[12] 王妍. 西方企业形态创新对企业法基本理论的“颠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64-70.
[13] 陈皓. 保险对侵权法损害赔偿功能的冲击与限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61-65.
[14] 孙运梁. 故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归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2): 84-90.
[15] 刘力钢, 李辉. 企业社会责任的弹性边界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2): 137-14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