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社会价值休系的重构, 势必要穿行于经济与社会、传统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的张力之间。它们之间的内在紧张与对立, 使和谐社会的建构在理论上面临着当代中国所独有的正义困境, 而当前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和权力腐败的严重局面, 进一步加重了实现社会正义的难度。要走出这一理论和现实的正义困境, 必须澄清如下几个问题: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权利意识? 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对待平等、分配正义和权力?当代中国的正义应该捍卫何种利益? 而可能的路径就在答案之中。
中图分类号:
〔1〕列奥。施特劳斯, 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 .127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379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2 , 18-19 . 〔4〕〔6〕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 148 , 148 . 〔5〕何显明.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及政府职能的强化问题〔J〕.学术研究, 2000 ,(9). |
[1] | 高景柱. 论爱国主义与公民美德之间的关联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20-28. |
[2] | 陈高华. 积极生活与劳动辩证法——论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误解及其方法论根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29-35. |
[3] | 王兴赛. 古典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变奏——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36-43. |
[4] | 沈湘平. 讨论权力与权利问题需要重视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11. |
[5] | 张福运. 抗战后期延安文艺工作者“下乡”运动再认识——社会革命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86-194. |
[6] | 狄小华. 突破科研经费管理困境的法治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74-85. |
[7] | 刘学敏. 修复性正义在少年司法中的运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86-97. |
[8] |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
[9] | 范玉刚.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80-190. |
[10] | 段忠桥. 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8-38. |
[11] | 齐勇. 实践哲学古典理想的继承与超越: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39-46. |
[12] | 王洪波. 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维度下主体公共精神的当代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47-52. |
[13] |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
[14] | 魏传光. 马克思关于正义的“生产性”重构及其指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73-81. |
[15] |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