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9 ›› Issue (1): 167-171.

• 当代美学的人文探索 • 上一篇    下一篇

生态美学的双重视角与结构层次---从生态哲学角度审视生态美学

栾贻信, 范爱贤   

  • 出版日期:2009-01-15 发布日期:2018-11-19
  • 作者简介:栾贻信,1938年生,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山东淄博255049)。

  • Online:2009-01-15 Published:2018-11-19

摘要: 生态美学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整个生态美学,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美学与生态文艺美学之中。由此,便形成了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包括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及生态文艺学的梯形结构层次。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双重视角, 梯形结构

中图分类号: 

  • B83-06

〔1〕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钱兆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354页.
〔2〕〔3〕〔10〕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8、130、180页.
〔4〕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5页.
〔5〕〔14〕周来祥:《文艺美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6〕王阳明:《大学问》.
〔7〕H.Rolston,Environmental Ethics:Duties to and Values in the Natural World,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8,p.188.
〔8〕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叶平、刘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9〕张祥龙:《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1〕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12〕阎国忠:《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72页.
〔1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页.
〔15〕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29- 130页第129- 130页..
〔16〕〔17〕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第47、48页.
[1] 胡友峰. 生态世界观的演进与生态美学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21-30.
[2] 程相占. 生态美学的八种立场及其生态实在论整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86-194.
[3] 仪平策. 从现代人类学视野看生态美学的民族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66-171.
[4] 银建军. 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16-22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