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1): 46-51.

• 法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救助权的法律定位及其实现

杨思斌   

  • 出版日期:2008-01-20 发布日期:2018-11-21
  • 作者简介:杨思斌, 1967 年生, 法学博士,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博士后(北京100872)。
  • 基金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会救助法律问题研究”(20070410598)

  • Online:2008-01-20 Published:2018-11-21

摘要: 社会救助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 它具有社会保障权的一般属性, 又具有自身的独特属性。社会救助权在社会保障权利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地位。树立先进的社会救助理念, 制定社会救助法, 明确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完善社会救助权的法律救济, 是我国公民社会救助权实现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社会救助权, 基本人权, 社会权

中图分类号: 

  • DF391.3

〔1〕韩德培:《人权的理论与实践》,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年, 第388 页.
〔2〕A.J .M .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年, 第165 页.
〔3〕大须贺明:《生存权论》, 林浩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年, 第12 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12 页.
〔5〕王卫平等:《社会救助学》,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6 年, 第8页.
〔6〕穆怀中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年, 第325 页.
〔7〕A.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 王奔洲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年, 第15 页.
〔8〕李步云:《法理学》,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第125页.
〔9〕〔11〕夏洛特·托尔:《社会救助学》, 郗庆华、王慧荣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2 年, 第3 、49 页.
〔10〕刘海年:《经济、社会和文化国际公约研究》,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 第8 页.
〔12〕朱景文:《关于公法的全球化》, 夏勇主编:《公法》第2 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年, 第198 页.
[1] 罗萍. 宜昌商会的"柔性社会权力"与辛亥宜昌"有序革命"[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133-13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