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1): 190-192.

• 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世说新语》的文体成因

刘伟生   

  • 出版日期:2008-01-20 发布日期:2018-11-21
  • 作者简介:刘伟生, 1970 年生, 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湖南株洲412007)。

  • Online:2008-01-20 Published:2018-11-21

摘要: 《世说新语》在文体特征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根源于由来已久的分类思想与分类体制, 也得益于传统的语录文体、答问文体, 更表征着雅尚清谈的时代风尚, 当然也与编撰者远实用而近娱乐的赏心目的与意识有关。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文体, 分类体制

中图分类号: 

  • I206.5

〔1〕向宗鲁:《说苑校证》, 北京:中华书局, 1987 年, 第1 页.
〔2〕张海明:《〈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与清谈的关系》, 《文学遗产》1997 年第1 期.
〔3〕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年, 第112 页.
〔4〕谭家健:《漫谈〈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一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
〔5〕〔6〕〔8〕〔11〕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年, 第468 -469 、470 、419 、448 页.
〔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第434 -435 页.
〔9〕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8 年, 第378 页.
〔10〕〔1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吴俊编:《鲁迅学术论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第41 、42 页.
[1] 周海波. 命名的艰难--论鲁迅散文文体意识的演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56-164.
[2] 朱德发. 文体自觉意识之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147-154.
[3] . 同源而异派——古典戏曲理论对诗歌理论的“因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01-206.
[4] 童李君. 清代弹词文本的多元特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240-242.
[5] 韩蕊. 现代书信体小说文体特征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216-218.
[6] 王昕. 从文言到白话:论小说文体对人物叙事的影响———以侠女形象的演化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78-183.
[7] 李贵银. 碑文与铭文、颂文及诔文的文体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215-220.
[8] 刘伟生. 《世说新语》的叙事态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222-225.
[9] 杜绣琳. 《淮南子·要略》与书序体文章体例的定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5): 186-188.
[10] 李笑野. 《世说新语》董刻本近真面貌的文献价值再认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221-223.
[11] 曹彦. 从文体学的文本分析看语言现象与文学意义的关联[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02-204.
[12] 冯济平. 论当前书评写作和发表存在的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23-224.
[13] 周保欣. 后退式写作:文学通史格局中的现代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44-149.
[14] 尚世海. 叙事文体学视角下的新闻与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162-165.
[15] 王鸿卿. "新小说"理论的"文体比较"思维与成就[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160-16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