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2): 111-113.

• 经济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部崛起中的县域经济发展

卢珂   

  •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卢珂, 1975 年生, 武汉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研究生, 武汉科技大学立法与经济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081)。
  • 基金资助: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d173)

  •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区位等综合资源优势集中在县域,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升中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部县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既有自然、历史方面的因素, 又有现实条件的影响, 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 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中部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 发展中部县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中部地区应结合县域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等现状, 充分认识并发挥其比较优势, 正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迎难而上, 逐步解除县域经济发展阻力,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县域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 

  • F127

〔1〕王凤山、戴国华、冀春贤:《发展市域经济, 推进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6 年第2 期.
〔2〕俞正声:《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中部崛起》,《当代经济》2004年第4 期.
[1] 庄友刚. 全球化与区域化:当代城市发展的二重趋势与内在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3-19.
[2] 薛领, 李涛. 土地要素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40-49.
[3] 董红亚.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框架及趋势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07-114.
[4] 任保平.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5-10.
[5] 杨翠迎.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转变与质量提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回顾[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1-118.
[6] 刘静暖.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学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16-124.
[7] 李政. 中国国有经济70年:历史、逻辑与经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1-18.
[8] 程谟刚 常玲. 从中澳媒体发展比较看媒体融合战略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2-206.
[9] 谭顺. 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38-46.
[10] 姚鹏. 京津冀区域发展历程、成效及协同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27-138.
[11] 蔡永海. 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国精神注入时代意蕴——兼谈“美丽中国”目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41-46.
[12] 李政.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作用与激发保护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79-85.
[13] 杜卫. 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48-58.
[14]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43.
[15]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5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