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2): 195-202.

• 文艺观念史新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

黎保荣   

  • 出版日期:2017-03-15 发布日期:2018-07-27
  • 作者简介:黎保荣,文学博士,肇庆学院文学院教授(广东 肇庆 526061)。

  • Online:2017-03-15 Published:2018-07-27

摘要: 现代中国"科学"的西化内涵并不多,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科学"概念的特征。由于实用理性的文化思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把西方科学作为自然观或世界观的内涵演变为人生观,体现出从"科学人生观"到"革命人生观"的演变。在此逻辑上,中国现代作家不仅写作科学问题文学,还提倡和履行"为人生"的而非"为科学"的实验主义文学观。亦因此,"科学"不只是异于西方的自然观而表现为人生观,还异于西方的宗教背景而表现为直接服务于国家、政治。故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存在着一种异于西方的"科学救国"的文学现象。简言之,从文学史和观念史的角度,从科学-实用身份、科学-实用思想、科学-实用形态来重审"科学",可见出其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演变折射了中国传统经世致用精神的传承,虽与西方科学貌合神离,但也具积极意义。

关键词: 科学, 传统, 人生观, 实用理性,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3〕周程、纪秀芳:《究竟谁在中国最先使用了“科学”一词?》,《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4期.
〔2〕周程、纪秀芳:《究竟谁在中国最先使用了“科学”一词?》,《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4期;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422页.
〔4〕〔5〕〔6〕〔18〕〔27〕〔38〕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343、342-345、359-362、356-357、364、362-364页.
〔7〕〔30〕陈独秀:《敬告青年》,《新青年》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8〕〔11〕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2-23、13页.
〔9〕〔10〕〔12〕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总序,第8、3-11、19-24页.
〔13〕〔14〕宋剑华:《实用科学理性与“五四”新文学结盟的逻辑关系》,《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5〕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26页.
〔16〕〔24〕〔37〕鲁迅博物馆等选编:《鲁迅回忆录》上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39、487-488、458页.
〔17〕沈雁冰:《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19〕〔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14页.
〔20〕〔22〕〔23〕〔31〕〔42〕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2-62、16、49、20、13页.
〔21〕 陈独秀:《克林德碑》,《新青年》第5卷第5号.
〔25〕〔34〕〔36〕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9、6-20、7-14页.
〔26〕王锦厚等编:《郭沫若佚文集》上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27页.
〔28〕任鸿隽:《何为科学家》,《新青年》第6卷第3号,1919年3月15日.
〔29〕朱寿桐:《论汉语新文学传统中的科学因素》,《学术月刊》2013年第3期.
〔32〕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15日.
〔33〕〔35〕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5-33、33-35页.
〔39〕张子高:《科学发达略史》,北京:中华书局,1932年,第247页.
〔40〕张剑:《从“科学救国”到“科学不能救国”》,《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
〔41〕 〔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3-35页.
[1] 黄万华. 国家认同和世界意识:东北抗日戏剧的新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62-169.
[2] 段从学.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0-177.
[3] 冯静. 殖民权力场域与东北现代文学话语建构——以《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考察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74-179.
[4] 张娟. 都市文化语境下的学衡派生存悖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3-217.
[5] 汪沛. 新文化的重释与新倡——“中国新文化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5-228.
[6] 刘东方.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1-187.
[7] 宛小平,朱亚坤. 功利和超功利——基于朱光潜和鲁迅的一场争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8-193.
[8] 刘朝霞. 物化·奴化·异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89-192.
[9] 时世平. 以日为鉴:近代中国文学语言转型的他者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3-188.
[10] . 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70-174.
[11] . 在现代性中开启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75-180.
[12] . 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李健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81-186.
[13] . “民国”的文学史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89-195.
[14] 李红梅.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乐天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29-233.
[15] 黄万华. 战时中国文学呈现的中外文学交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90-19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马忠法.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演变、本质与中国应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3 -118 .
[2] 刘亚军.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9 -125 .
[3]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 -204 .
[4] 卢江. 跨越式过渡何以可能——从“恩格斯文本”到生产关系变革的重新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61 -66 .
[5] 张辉. 海上石油开发装置所致油污损害的赔偿责任限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12 -117 .
[6] 赵立彬.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革命参与者的抚恤与安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42 -148 .
[7] 陈民镇. 交错视界中的中外交通——饶宗颐与中外交流史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61 -169 .
[8] 邱海平.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6 -9 .
[9] 何自力. 关于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要原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0 -12 .
[10] 谢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致力于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3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