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9 ›› Issue (6): 211-214.

• 可持续发展论坛 • 上一篇    下一篇

汉字的表意特性与文化功能

周建设   

  • 出版日期:2009-11-15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周建设, 1957 年生, 哲学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48 )。

  • Online:2009-11-15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系统中的符号具有"二合性", 既是声音符号与文字符号的结合, 又是符号与内容的结合。文字之为文字, 是因为它具有符号性和表意功能, 是传播和保存有声言语的物质形式。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文字的不同特征, 也可以将文字区分为不同类型。文字产生的目标是记录言语。就单个文字而言, 其符号与记录的内容具有语源意义上的对应关系, 但这种对应关系往往局限于世界元素。文字记录的元素并不是与语句意义对等的, 语句意义不是文字记录的元素意义的加合。文字具有表意的本质属性, 但不能由此推断文字就是文化的化身,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 是立体的, 精神的, 是由语言链条表达而不是靠单个文字体现的。

关键词: 文字, 文字类型, 汉字, 表意特性, 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 

  • H02

〔1 〕〔15 〕〔19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 第37 、49 、48 页.
〔2 〕〔3 〕〔4 〕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 陆卓元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年, 第7 、20 、21 页.
〔5 〕〔9 〕〔10 〕〔17 〕B. A. 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左少兴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 第10 、27 -29 、31 、8 页.
〔6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8 卷, 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年, 第321 页.
〔7 〕董琨:《中国汉字源流》,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年, 第2 -3 页.
〔8 〕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年, 第122 页.
〔11 〕〔12 〕李如龙:《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相关的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 年第4 期.
〔13 〕启功:《汉语现象论丛》, 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 第71页.
〔14 〕殷寄明:《汉语语源义初探》,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8 年,第81 页.
〔16 〕武占坤、马国凡主编:《汉字汉字改革史》,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第2 页.
〔18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 第1 页,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年.
[1] 夏历.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语言文字需求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7-61.
[2] 刘刚. 先秦两汉文学与语言文字关系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6): 152-16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