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3): 26-29.

• 哲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精神生活的主体性特征

方杲, 张慧君, 胡远超   

  • 出版日期:2008-05-20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方杲, 1974 年生, 哲学博士,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吉林长春130043);张慧君, 1953年生, 硕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43);胡远超, 1974 年生, 吉林大学经济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43)。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KS024)

  • Online:2008-05-20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精神生活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 相对于作为客体的自然和社会来说, 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能力和特性; 这种能力和特性是通过不同主体自由自觉地选择自己精神生活的对象体现出来的, 因而主体的这种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和自由性能力与特性就构成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主体性, 就是强调人的能动性, 强调人的意志、能力、创造性, 强调人的力量, 强调主体结构在历史运动中的地位和价值。精神生活的主体性原则, 就是要求在精神生活中不能仅仅把人看做客体, 而是要恢复人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中心, 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 发挥人的主体力量。

关键词: 精神生活, 自主性, 自由性, 选择性,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 B014

〔1〕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第120 -121 页.
〔2〕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 第83 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323 、323 页.
〔4〕约翰·密尔:《论自由》,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年, 第7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273 页.
[1] 王俊文. 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61-64.
[2] 陈水勇. 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货币哲学视域下我国主体性的出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21-24.
[3] 聂振斌. 艺术与人生的现代美学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199-204.
[4] 张继云. 浪漫反讽的现代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202-204.
[5] 陈赟. 世俗化与精神生活的现代分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5): 35-40.
[6] 安维复. 唯物史观的“修辞学转向”:从技术决定到社会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23-31.
[7] 商原, 李刚. “士”的二重性与道家隐逸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1-26.
[8] 刘云华. 投票权的差异性及平衡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84-88.
[9] 高清海. "人"需要建立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4-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