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0 ›› Issue (4): 20-25.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检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向前做”与“向回做”

李佃来   

  • 出版日期:2010-07-15 发布日期:2018-11-26
  • 作者简介:李佃来, 1973 年生, 哲学博士,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

  • Online:2010-07-15 Published:2018-11-26

摘要: 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注重对视野、边界、方法、路径的反思和内在检讨, 这是这一学科研究走出困惑, 进而开拓新的思想空间的重要路径。就此而论, 我们应当特别注重处理好“向前做”与“向回做”的关系, 即应当从单一的“向前做”的思维结构中抽脱出来, 由此凸显“向回做”的理论路向, 也就是回归到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思想语境中, 进而在此基础上调整研究的对象和疆界。这对于推进与拓深方兴未艾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 向前做, 向回做, 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 

  • B089.1

〔1〕〔2〕葛兰西:《狱中札记》,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第256 -257、342页.
〔3〕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年, 第23 页.
〔4〕〔5〕卢卡奇:《青年黑格尔》,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年, 第140、141页.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42、42页.
[1] 陈高华. 积极生活与劳动辩证法——论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误解及其方法论根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29-35.
[2] 王兴赛. 古典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变奏——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36-43.
[3] 沈湘平. 讨论权力与权利问题需要重视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11.
[4] 张福运. 抗战后期延安文艺工作者“下乡”运动再认识——社会革命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86-194.
[5]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6] 范玉刚.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80-190.
[7] 段忠桥. 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8-38.
[8] 齐勇. 实践哲学古典理想的继承与超越: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39-46.
[9] 王洪波. 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维度下主体公共精神的当代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47-52.
[10]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11] 魏传光. 马克思关于正义的“生产性”重构及其指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73-81.
[12]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13] 韩震. 新中国70年哲学话语体系的生成与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5-10.
[14] 邓永波. 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重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92-99.
[15] 袁祖社. 思想对于现实的守正逻辑辩证——基于马克思公共哲学的诠释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49-5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