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之所在地法是涉外物权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但物权关系的某些方面也呈现出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趋势, 这不仅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有所体现, 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中国涉外物权法律适用应体现这一原则。
中图分类号:
〔1〕吕岩峰:《论物权关系的适当法———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之理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许军珂:《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年, 第23页. 〔3〕李双元:《国际私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67 页. 〔4〕〔5〕〔14〕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142 -144、120、67 页. 〔6〕王军、陈洪武:《合同冲突法》,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44页. 〔7〕李双元:《国际私法(冲突法篇)》,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年, 第528 -529 页. 〔8〕肖永平:《肖永平论冲突法》,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191页. 〔9〕孙宪忠:《论物权法》,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年, 第39页. 〔10〕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年, 第61 页. 〔11〕梅夏英:《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年, 第95页. 〔12〕杨立新、王竹:《论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客体中统一物的概念》, 《法学家》2008 年第5期. 〔13〕〔15〕余能斌、王申义:《论物权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中国法学》1998 年第1 期. |
[1] | 余露. 驯养动物应享有公民身份吗?——兼论公民身份的范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33-38. |
[2] | 葛庆敏. 论可持续发展观与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的基本理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62-64. |
[3] | 张曼莉.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63-65. |
[4] | 杜甲华. 浅析抵押权制度的完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72-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