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给各国就业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对经济危机背景下失业减少与就业扩大问题进行短期和长期的综合分析, 发现企业、劳动者和政府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会带来不同的就业影响。通过创新制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宏观政策与微观主体相配合, 才能更好地实现扩大就业。
中图分类号:
〔1〕HowardJ.Sherman, The Business Cycle:Growth and CrisisunderCapitalism, Princeton: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Jonathan Haskel, Barbara Kersley, Christopher Martin,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 and EmploymentAdjustment:MicroEvidencefrom UK Establishments, ” Oxford EconomicsPapers, vol.49, no.3(1997), pp.362-397. 〔3〕Steven Nickell, Janvan Ours, “Why has Unemployment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Fallen so Much, ” CanadianPublic Policy, vol.26, no.1(2000), pp.201-220. 〔4〕McBrideS., “The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Unemployment:Swedish and British Responses to Economic Crisis, ”Comparative Politics,vol.20, no.3(1988), pp.303-323. 〔5〕刘旭东:《我国失业治理对策中的悖论及反思》, 《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 期. 〔6〕王言炉:《失业治理的制度突破》, 《北方经济》2008年第9期. 〔7〕王智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态势及促进就业的政策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4期. 〔8〕黄乾:《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多样化与失业》, 《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 |
[1] | 周沛. 社会投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的逻辑与效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80-86. |
[2] | 方前移. 日本在中国长江流域的经济倾销(1931—1937)[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59-169. |
[3] | 封进, 王贞. 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运行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13-123. |
[4] | 何建宁. “村改居群体”的城市就业徘徊——基于比较优势视角的认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67-72. |
[5] | 曾军. 托多洛夫的结构主义时期为何如此漫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51-157. |
[6] | 张国林,路瑶. 创业型城市建设对创业效果影响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00-105. |
[7] | . 非典型就业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以平衡保护理论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57-61. |
[8] | 侯卉, 徐丁. 养老服务业产业价值链经济贡献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55-158. |
[9] | 赵建国, 李佳. 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50-155. |
[10] | 樊琦, 张丽. 影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的因素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15-118. |
[11] | 贾根良.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及政策建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20-123. |
[12] | 王璐. 货币经济中的货币与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重新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130-135. |
[13] | 毛世英. 论生态文明的历史进步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35-38. |
[14] | 贺立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与动力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91-93. |
[15] | 曾尔恕, 刘明. 美国促进就业的联邦立法对我国的启示——以罗斯福新政和奥巴马新政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59-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