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宋时期, 以“尊德尚齿”为主旨的乡饮酒礼得到朝廷的关注, 被正式列入官方礼典;; 并屡颁诏敕敦促州县推行乡饮酒礼。由唐至宋, 州县地方对乡饮酒礼的遵行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其中有朝廷诏令不断督促的原因, 更不能忽视地方官群体社会教化意识的增强以及地方士人群体的积极参与。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地方士人群体对乡饮酒礼的积极参与, 乡饮酒礼亦呈现出部分主导权“下移”到地方士人群体的趋势特征。由唐至宋, 正是由朝廷、地方官和地方士人群体三者的合力推动, 乡饮酒礼才开始逐渐在地方社会中推行开来, 其所代表的尊老尚齿、建构和谐乡里秩序的礼义伦理观念开始在更趋广泛的层面上深入到基层社会民众的意识之中并产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
〔1〕魏收: 《魏书》卷7《高祖孝文帝本纪》, 北京: 中华书局,1974 年, 第162页. 〔2〕刘昫等: 《旧唐书》卷2《太宗本纪上》,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 第30 页. 〔3〕〔5〕王溥: 《唐会要》卷26《乡饮酒》, 北京: 中华书局, 1955年, 第498、498 页. 〔4〕宋敏求: 《唐大诏令集》卷110《诫励风俗敕》,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年, 第570 页. 〔6〕〔7〕《大唐开元礼》卷128《嘉礼·正齿位》,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0年, 第606、608页. 〔8〕田锡: 《咸平集》卷2《请复乡饮礼书》,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85册,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第377 - 379页. 〔9〕〔11〕王应麟: 《玉海》卷73《礼仪》, 扬州: 广陵书社, 2003年, 第1365、1366 页. 〔10〕郑居中等: 《政和五礼新仪》卷首《御笔指挥》,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647册,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第34 页. 〔12〕徐松: 《宋会要辑稿》礼46 之4,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年, 第1470页. 〔13〕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2, 绍兴二十六年四月戊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第425页. 〔14〕脱脱等: 《宋史》卷45《理宗本纪五》, 北京: 中华书局,1977年, 第886 页. 〔15〕谢维新: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2《乡饮酒》,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941册,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第455页. 〔16〕董诰等: 《全唐文》卷19《申劝礼俗敕》, 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 第222 页. 〔17〕董诰等: 《全唐文》卷297《请行礼乐化导三事表》, 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 第302页. 〔18〕脱脱等:《宋史》卷300《王沿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年, 第9959页. 〔19〕杨万里: 《诚斋集》卷122《中奉大夫通判洪州杨公墓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1161 册,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第566页. 〔20〕〔21〕脱脱等: 《宋史》卷427《》张戬传, 北京: 中华书局,1977年, 第12725、12723 页. 〔22〕刘宰: 《漫塘集》卷19《乡饮酒仪序》,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0册, 台北: 商务印书馆, 1983年, 第531页. 〔23〕〔39〕李昴英: 《文溪集》卷1《广帅方右史行乡饮酒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1181册,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第119、119页. 〔24〕朱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6《行乡饮酒礼告先圣文》, 《朱子全书》,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第4032页. 〔25〕〔29〕〔31〕〔32〕〔41〕〔45〕胡石壁: 《勉寓公举行乡饮酒礼为乡闾倡》,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10《人伦门》, 北京: 中华书局,1987 年, 第395 - 397、395 - 397、395 - 397、395 - 397、395 - 397、395 - 397页. 〔26〕〔40〕〔42〕孙应时: 《烛湖集》卷10《余姚乡饮酒仪序》,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1166 册,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第635、635- 636、635- 636页. 〔27〕邓小南: 《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年, 第63- 87 页 第63- 87 页.. 〔28〕欧阳修: 《欧阳修全集》卷39《襄州榖城县夫子庙碑记》,北京: 中华书局, 2001年, 第566 页. 〔30〕陈耆卿: 《赤城志》卷37《天台令郑至道谕俗七篇》,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486 册,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第930页. 〔33〕朱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6《行乡饮酒礼告先圣文》, 《朱子全书》,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第4032页. 〔34〕〔35〕王溥: 《唐会要》卷26《乡饮酒》, 北京: 中华书局,1955 年, 第498、498 页. 〔36〕〔43〕徐松: 《宋会要辑稿》礼46之1-5, 北京: 中华书局,1956 年, 第1468 - 1470、1468 - 1470页. 〔37〕吴宗国: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年, 第295页. 〔38〕吴宗国: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第236、263页. 〔44〕〔47〕〔48〕袁桷: 《延祐四明志》卷14《乡饮酒礼》,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491 册,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第568、568、569页. 〔46〕李昴英: 《文溪集》卷12,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1181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第191 页. |
[1] | 王美华. 礼法合流与唐宋礼制的推行[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19-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