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国时期户口数量模糊不清, 几乎成了中国古代人口史上的一个盲点。根据现存的、少量不完整的史料和不准确的户口数字, 要确切地搞清三国时期的人口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等于三国时期人口数就完全无从考证, 如果把三国时期的部曲、佃客、奴婢等世家豪族所控制的私家户口, 由国家典农机构管辖下的屯田户, 另立户籍的兵户、吏户以及仍保持其原有部落形式的少数民族的牧户与国家掌握的编户统统加在一起, 仍然可以得出一个大体符合实际的三国人口数字。
中图分类号:
〔1〕《通典》卷7《食货· 历代盛衰户口· 丁中》, 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 第38页. 〔2〕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年, 第13页. 〔3〕〔11〕〔2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4 卷,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年, 第900、904、902 页. 〔4〕刘铮、邬沦萍、查瑞传编:《人口统计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1年, 第153 页. 〔5〕〔8〕〔14〕〔20〕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82、82、91、20页. 〔6〕《三国志》卷43《李恢传》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年, 第1046页. 〔7〕《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袁子》, 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第936页. 〔9〕常璩、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427 页. 〔10 〕洪建新:《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我国人口惊人耗减问题初探》, 《人口研究论文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年,第102 页. 〔12〕〔13〕〔15〕〔16〕〔17〕王育民:《中国人口史》,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128、128、130、130、131 页. 〔18〕〔19〕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第447、448页. 〔22〕〔28〕《三国志》卷1《武帝纪》, 北京:中华书局, 1975年,第32、22页. 〔23〕范晔:《后汉书》志第十七《五行志五》, 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第3351 页. 〔24〕《三国志》卷32《先主传》注引《英雄记》, 北京:中华书局, 1975年, 第874页. 〔25〕《后汉书》卷72《董卓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年, 第2341 页. 〔26〕《后汉书》卷73《陶谦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年, 第429 页. 〔27〕《三国志》卷14《程昱传》注引《魏书》, 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第2367 页. |
[1] | 李文才. 论吴简“吏民”问题研究学术新体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27-137. |
[2] | 孙卫国. 《史记》对朝鲜半岛史学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57-164. |
[3] | 侯竹青. 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人口损失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04-208. |
[4] | 刘博苍.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互文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127-1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