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陆机《文赋》开篇的“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于典坟” , 学界多关注前句而忽略后句。实际上, 后句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意义, 它不仅与“感物”一样能引起创作的冲动, 还是获取改造、规范、控制和表现“情”的方法的途经, 也是后世讨论学问与性情间关系的源头。
中图分类号:
〔1〕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 第125 -129页. 〔2〕郭绍虞:《历代文论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第68 页. 〔3〕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年, 第109 页. 〔4〕〔7〕〔14〕陆机:《陆机集》, 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 第16、44、192页. 〔5〕〔6〕〔9〕〔10〕〔11〕〔12〕〔15〕张少康:《文赋集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第31 -32、238、108、76、121、121、21页. 〔8〕胡应麟:《诗薮》,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第147页. 〔13〕张少康:《应、和、悲、雅、艳———陆机〈文赋〉美学思想琐议》, 《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1期. 〔16〕顾嗣立:《郭麟孙祥卿集》, 《元诗选》三集卷二, 四库全书影印文渊阁本. 〔17〕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 第99 页. |
[1] | 孙欣欣, 齐霄鹏. 明代唐诗选本中的性情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192-198. |
[2] | 陈丽杰. 问题哲学与哲学问题辨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35-38. |
[3] | 赵小雷. 美与丑之艺术本质论---化丑不能为美[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41-145. |
[4] | 王秀臣. 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诗学结构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171-176. |
[5] | 杨敬民. 钱谦益"香观说"与蒲松龄"以鼻观文"论之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184-1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