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0 ›› Issue (6): 148-152.

•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辽宁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政策研究

毕德利   

  • 出版日期:2010-11-15 发布日期:2018-11-29
  • 作者简介:毕德利, 1965年生, 辽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辽宁沈阳110031)。
  • 基金资助:
    辽宁社会科学院2010年重点课题

  • Online:2010-11-15 Published:2018-11-29

摘要: 在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中, 辽宁省仍处于高投入、高排放的阶段。针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特征, 制定绿色经济的发展战略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辽宁省重点行业能耗是造成高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传统的发展方式是辽宁绿色城市建设的短板, 而辽宁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重点区域的战略取向。因此, 辽宁省绿色经济的发展应从重点行业的能耗入手, 以发展绿色技术为指向, 针对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确定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取向。具体而言, 应转变传统观念、建设绿色城市, 将绿色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相关行业, 开发创新型商业模式和融资机制, 并尽快完善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保障措施。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碳排放, 老工业基地

中图分类号: 

  • F062.2
〔1〕曲建升、王琴, 陈发虎, 曾静祥, 张志强, 李燕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分析》, 《第四纪研究》2010年第3 期.〔2〕〔3〕曾静静:《世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气候谈判立场》,《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2009 年第23期.〔4〕〔5〕〔6〕〔7〕〔8〕尹乐、黄铮、许赫男、李佩洁:《中国的清洁革命Ⅱ :低碳商机》, 2009 年8月, http://www.theclimategroup.org.cn/publications/2009 -08 -Chinas Clean Revolution2, 2010 年8月13 日.
[1] 程娜. 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化转型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63-73.
[2] 刘水林. “基本法”“特别法”“程序法”三位一体立法体系的特别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2-76.
[3] 王伟光.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型智库建设——在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暨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5-8.
[4] 段茂盛 邓哲 张海军.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市场调节的理论与实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92-100.
[5] 李政, 于凡修. 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33-43.
[6] 王倩,何少琛. 中日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对比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08-113.
[7] 马越越,王维国. 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03-110.
[8] 张虹, 王波. 中国低碳消费的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22-126.
[9] 余斌. 新帝国主义的两大租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96-99.
[10] .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94-101.
[11] 鄂齐, 张玲. 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上市如何步入快速道———以辽宁省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150-154.
[12] 董经政. 传统工业区改造中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60-63.
[13] 王一兵, 王恕立. 论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理与振兴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33-135.
[14] 路通, 刘立. 现代生产服务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与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71-73.
[15] 于维同, 王策, 王济渊.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律环境问题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82-8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