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5): 39-41.

• 德国哲学再审视 • 上一篇    下一篇

异化劳动与理想社会———解读《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科技文化观

程宏燕, 杨怀中   

  • 出版日期:2011-09-15 发布日期:2018-12-18
  • 作者简介:程宏燕,1971 年生,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湖北武汉430070) ; 杨怀中,1954 年生,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北武汉430063) 。

  • Online:2011-09-15 Published:2018-12-18

摘要: 现代科技不仅在日常生活方面带来巨大的价值,而且引发了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范式转换。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惯常认识范式,在“科技文化—社会制度—人类未来社会”系统内建构了科技文化观: 本体论是社会现实的人与感性自然物的息息相关性,其具体内容是自然科技文化、人文科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其实现途径是在社会系统层面重建社会制度规范,价值指向是追求社会和人类未来的全面发展。要消除异化劳动,人类必须在具有合理生存性能的理想社会保障下建立系统性科技文化观。

关键词: 异化劳动, 科技文化观, 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 

  • B032.1

〔1〕〔20〕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年,第317、16 页。
〔2〕〔3〕〔5〕〔7〕〔10〕〔11〕〔12〕〔14〕〔15〕〔16〕〔17〕〔18〕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103、103、107、88、90、83、90、89、85、61、62、81 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1 页。
〔6〕苗伟:《〈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化哲学意蕴》,《唯实》2009 年第1 期。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66 页。
〔9〕《列宁全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112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第553 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 页。
〔21〕M.B.Hesse,Revolutions and Reconstruc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Bloomington: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1980,pp.171- 172.
〔22〕曹志平:《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第153 页。
[1] 田坤. 从异化劳动到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22-25.
[2] 郭增花.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实践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51-53.
[3] 刘晨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思想新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4): 4-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