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在形式上由以多边条约为主向多边条约、区域性条约与双边条约共同发展转变,由专门的知识产权条约向将知识产权内容融入多边、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投资协定中内含知识产权法律规范转变。在这种情况下私人部门对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着重大影响,无论是对于条约的整体意识还是实施程序,私人部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时,我国法律也应确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权利清单、确立企业知识产权的确权意识与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
〔1〕〔3〕赵元果编:《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第14、17-33页. 〔2〕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第19-21页. 〔4〕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规文件汇编》中册,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674页. 〔5〕吴汉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社会》2016年第5期. 〔6〕王莲峰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策略》,《知识产权》2016年第11期. |
[1] | 郭渊. 民国时期政府对领海制度的讨论及对海洋权益的维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93-100. |
[2] | 白续辉. 领海基点保护视角下岛礁灭失国际法问题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01-107. |
[3] | 周江. 正常基线中海图的效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08-112. |
[4] | 刘亚军.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9-125. |
[5] | 任秋娟. 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26-132. |
[6] | 马金星. 南海航行安全中国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46-53. |
[7] | 何志鹏. 菜单、需求与能力:国际争端的解决途径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69-72. |
[8] | 何志鹏. 菜单、需求与能力:国际争端的解决途径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69-74. |
[9] | 张丽娜. 海洋科学研究中的适当顾及义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05-111. |
[10] | 张辉. 海上石油开发装置所致油污损害的赔偿责任限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12-117. |
[11] | 杨瑛. 专属经济区制度与军事活动的法律剖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18-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