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4): 5-5.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角 •    下一篇

人的类本质与对生产、交换异化的批判———重读马克思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

李淑梅   

  • 出版日期:2011-08-20 发布日期:2019-01-17
  • 作者简介:李淑梅, 1954年生,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天津30007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ZX015)

  • Online:2011-08-20 Published:2019-01-17

中图分类号: 

  • B03

〔1〕〔2〕〔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第18、18、19、18、19、19、20、21、22、22、22、22 -23、23、24、24、25、24、19、30、30、25、27、27、27、36、35、37、36、28、29、28、29、28 页。
〔3〕詹姆斯? 穆勒:《政治经济学要义》,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第50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458页。
[1]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2] 王庆丰. 欲望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的形上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11.
[3] 周嘉昕.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四个基本问题——基于思想史和理论逻辑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2-20.
[4] 吴照玉. 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根源及其解决路径——皮凯蒂与马克思的分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1-26.
[5] 李艳艳. 目标定位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0-54.
[6] 刘亚军. 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60-65.
[7] 皮家胜. 身体与空间:拓展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两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7-24.
[8] 林进平. 马克思以何批判资本主义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8-22.
[9] 王浩斌. 马克思中产阶级理论的历史与逻辑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23-28.
[10] 王林平, 高云涌. 作为主体的劳动时间——《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间观的存在论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1-16.
[11] 黄亚明. “生活世界”概念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22-26.
[12] 张岩, 李闯. 马克思的社会时间观与人的自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36-39.
[13] 张丽. “中国梦”内在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哲学思考——2013年辽宁省哲学年会会议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95-200.
[14] .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解放原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29-32.
[15] . “人的存在”本质与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33-3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