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3): 40-42.

• • 上一篇    下一篇

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的文化缺省现象解析———以汉英词汇为例

杨东   

  • 出版日期:2011-06-20 发布日期:2019-01-18
  • 作者简介:杨东,1978年生,上海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讲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 基金资助:
    2010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11552084)

  • Online:2011-06-20 Published:2019-01-18

摘要: 语言中存在大量具有丰富文化语义的词汇,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这些词汇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造成了文化缺省现象,原因在于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对词汇的文化语义有巨大的影响。物质世界选择了语言符号的形式及其基本外延,社交世界整合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心理世界决定了词语的概念框架、认知过程和解读过程。因此,只有在这三个世界中对词汇进行分析和对比,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词汇的文化语义,进而消除文化缺省现象,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语义, 认知, 范畴化,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 G112∶

〔1〕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2〕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四卷,涂纪亮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1] 陈开举. 从语境看阐释的有限与无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44-49.
[2] 袁晓晶. 权力的知识来源及其当代意义——以早期中国社会的权力产生为考察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32-39.
[3] .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认知误区及其超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56-61.
[4] 郭晶. 现当代主体性哲学的合理形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33-35.
[5] 刘吉艳. 流行语词中同素族语义衍化过程及趋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269-271.
[6] 倪荫林. 可、信、能: 休谟问题的三重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27-30.
[7] 佐藤孝弘. 公司组织内部各机关的认知结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45-48.
[8] 邢家伟. 文化定型与认知再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46-48.
[9] 晏鹰, 宋妍. 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个体行为驱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70-72.
[10] 田鹏颖, 赵晖. 论社会工程设计[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52-56.
[11] 张素艳. 句法与语义学界面的翻译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277-280.
[12] 孙英杰. 句法与词汇语义接口[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1): 251-255.
[13] 张桂芳, 庞丹. 波普尔哲学的杜威起源— — 波普尔与杜威的认知模式之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30-33.
[14] 宋官东. 遵从行为的新观点— — 三种经典心理学理论的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185-187.
[15] 黄展骥. 消解"悖论"的预设知识--语义、自涉、矛盾、内容[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34-3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