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3): 166-170.

• 明清士庶生活与阶层流动 • 上一篇    下一篇

梁宗岱对“象征”中国化的独特解读

张仁香   

  • 出版日期:2011-06-20 发布日期:2019-01-18
  • 作者简介:张仁香,1961年生,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肇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广东肇庆526061)。
  • 基金资助: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GD10XZW09)

  • Online:2011-06-20 Published:2019-01-18

摘要: 梁宗岱对源于西方的“象征”做了中国化诠释,提出“象征”与“兴”的关联性,反对将“象征”视为单纯的“象”与“理”的结合,认为这不过是修辞学上的“比”,“意”自“意”,“象”自“象”,而推崇“意”与“象”所达到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梁宗岱认为象征不是兴味索然的抽象观念,而是丰富、复杂、深邃、真实的灵境。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主体必须具备一种非功利、忘我、无我地与客观物融为一体的审美态度。这一审美态度恰是对中国古典诗学审美意象“比德”说的批判反思,目的是建立一种不同国别、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下可以汇通的世界诗学范畴,具有一种世界视野与包容的襟怀。这不仅是现代诗学家们所努力寻求的诗学目标,而且对我们今天的诗

关键词: 梁宗岱诗学, 象征, 兴, 中西汇通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2〕〔14〕《梁宗岱文集》(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60、63、67-68页。
〔3〕〔6〕〔7〕〔8〕柳扬编译:《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4、2、4、5页。
〔4〕〔16〕〔17〕〔18〕〔22〕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64、63、68-69、68-69、95页。
〔5〕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62-263页。
〔9〕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01页。
〔9〕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85页。
〔10〕《闻一多全集》(一),北京:三联书店,1948年上海开明书店版重印,第118-119页。
〔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0页。
〔12〕〔13〕歌德:《歌德谈话录》(全译本),德爱克曼辑录,吴象婴、潘岳、肖芸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289、289页。
〔15〕〔19〕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8、59页。
〔20〕〔21〕周作人:《<扬鞭集>序》,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散文》第二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263、264页。
〔23〕〔24〕《梁宗岱文集?评论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72-73、74-75页。
〔25〕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9页。
[1] 孙久文, 苏玺鉴. 论东北振兴中的城市精明增长战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50-62.
[2] 李海青. 使命驱动型的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4-19.
[3]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4] 方珏. 基于“他者”问题思考的资本主义伦理——政治批判——论伊格尔顿的“伦理学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47-55.
[5] 朱寿桐.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6-62.
[6] 刘水林. “基本法”“特别法”“程序法”三位一体立法体系的特别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2-76.
[7] 魏建国. 基于经济要素流动与东北地方法治竞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7-82.
[8]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34.
[9] 毛宣国. 经学阐释背景下的孔颖达诗学理论及其地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65-176.
[10] 方世荣. 东北振兴中的营商环境治理——关于拓展行政公益诉讼范围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49-54.
[11] 孙咏梅. 基于多维视角的我国农村地区减贫成效评价及减贫路径探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60-170.
[12]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21.
[13] 赵儒煜. 论东北地区产业选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的沿革与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55-66.
[14] 李政,杨思莹. 东北地区潜在红利开发与系统性振兴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67-77.
[15]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