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2): 5-6.

• •    下一篇

思辨形而上学的艺术品格

王天成   

  • 出版日期:2011-04-20 发布日期:2019-01-21
  • 作者简介:王天成,1957 年生,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长春130012) 。

  • Online:2011-04-20 Published:2019-01-21

摘要: 形而上学与艺术的内在关联在历史上表现为两种典型思路,一种是以谢林、海德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将形而上学回归到艺术从而形成诗化哲学的思路,我们可称之为从形而上学到艺术的“返回式”思路,另一种是黑格尔为代表的将艺术内在地包含于形而上学之中从而形成思辨逻辑( 哲学) 的思路,我们可称之为从艺术到形而上学的“前进式”或“扬弃式”思路。这两种思路在承认艺术与形而上学内在统一的前提下殊途同归。以此为背景解读黑格尔哲学,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格尔的思辨形而上学与艺术之思的内在关联。尽管思辨哲学长期以来遭到人们的普遍歧视,但只要我们崇尚一种既是理性的又是自由的思考( 沉思) ,黑格尔的“思辨的艺术品”将艺术之思包容于概念之中的思想进路仍然具有拯救形而上学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形而上学, 艺术品, 返回式思路, 扬弃式思路

中图分类号: 

  • B516

〔1〕〔2〕〔3〕〔4〕〔6〕〔7〕〔8〕黑格尔: 《美学》第1 卷,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年,第13、132、15、15、130、132、133 页。
〔5〕〔14〕黑格尔: 《精神哲学》,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382 页、第399 页注释。
〔9〕黑格尔: 《逻辑学》上卷,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4 年,“导言”,“导言”注。
〔10〕黑格尔: 《小逻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37 页。
〔11〕黑格尔: 《逻辑学》,上卷,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 年,共296 页。
〔12〕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4 卷,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96 页。
〔13〕海德格尔: 《林中路》,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年,第4 页。
[1] 段忠桥. 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8-38.
[2] 尚杰. 用形而上学语言否定形而上学——德里达在《暴力与形而上学》中对列维纳斯“他者”的质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81-86.
[3] 程广云. 形而上学终结与科学一体化——重估《自然辩证法》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52-159.
[4] 白刚. 形而上学的历险:从康德到海德格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70-176.
[5] 丁宁. 论形而上学的传统理论内涵及其现时代重构的合理化途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30-36.
[6]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7] 杨晓. “内蕴形而上学”的文化本体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2-20.
[8] 张宗艳. 论思辨形而上学的实现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25.
[9] 宋智慧. 实用艺术作品版权保护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84-88.
[10] 王庆丰. 欲望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的形上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11.
[11] 路强. 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1-16.
[12] 李义天,张容南.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良善生活何以可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7-22.
[13] . “人的存在”本质与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33-35.
[14] . 形而上学重建的基本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5-10.
[15] . 论形而上学与“形”的内在纠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1-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