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3): 168-176.

• • 上一篇    下一篇

瑞恰慈与中国文论现代化进程

黄一   

  • 出版日期:2014-05-20 发布日期:2019-01-21
  • 作者简介:黄一,1982年生,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天津 30007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1AZD06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ZW13-021);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KZXB1467)

  • Online:2014-05-20 Published:2019-01-21

摘要: 艾·阿·瑞恰慈(I.A.Richards)文学思想所彰显出的包容性,其理论成熟于中西跨文化语境中的对话性,是其思想能积极影响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性原因,也为西方现代文论资源和中国文学传统经验对话、融合提供了丰富内容。中国学界在瑞恰慈思想影响下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包括中国文学在文学独立价值、语义分析和文本细读的文学批评方法、综感的审美理想三个层面的现代转换。传统是现代转换的基础,现实需要是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力,瑞恰慈文学思想对中国学界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中国文学的传统形态和中国文学的现实需要同时起着作用。包容儒家“中庸”美学特质的综感审美理想,使1930年代后期的中国新诗找寻到一种新型的诗美学。而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有所悖离的科学化批评理论,则是在中国学人寻找其与中国文学传统方法、中国语言文学特性的对接点中达到真正的本土化。瑞恰慈文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现实的交汇、综合,中国文学传统和瑞恰慈的思想互证、互释,是在巩固、丰富中国传统的基础上的中西汇通,而双向对话中的“舍”与“取”,构成中国文论的现代化途径。

关键词: 瑞恰慈, 中国现代文论, 中西文化交流, 文学本体

中图分类号: 

  • I0

〔1〕John Paul Russo:His Life and work,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p.405.
〔2〕〔33〕〔39〕赵毅衡:《重访新批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99、108、108页。
〔3〕〔4〕〔5〕〔6〕〔32〕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200-205、11、11、12、200页。
〔7〕I.A.Richards,Mencius on the mind,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2001,xiii.
〔8〕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70页。
〔9〕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16页。
〔10〕常风:《萧乾:〈书评研究〉》,《逝水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2页。
〔11〕威姆萨特、布鲁克斯:《西洋文学批评史》,颜元叔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67页。
〔12〕〔13〕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26、220页。
〔14〕〔15〕李安宅:《美学》,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第41、38页。
〔16〕柯可:《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1卷第4期,1937年1月。
〔17〕〔29〕叶公超:《爱略特的诗》,《清华学报》第9卷第2期,1934年4月。
〔18〕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2-53页。
〔19〕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第71页。
〔20〕余光中:《诗与哲学》,台北《中央日报》1987年12月11日。
〔21〕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22〕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0日。
〔23〕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47页。
〔24〕叶公超:《学文》第1卷第2期,1934年6月。
〔25〕陈晓明:《美国解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分析》,《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6期。
〔26〕〔27〕叶公超:《“无病呻吟”解》,《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28〕叶公超:《科学与诗·序言》,曹葆华《科学与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页。
〔30〕〔3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8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22、206页。
〔34〕徐葆耕编:《瑞恰慈:科学与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35〕瑞恰慈:《〈意义底意义〉底意义》,李安宅:《意义学·附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65页。
〔36〕李安宅:《意义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65页。
〔37〕〔38〕钱锺书《管锥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77、168页。
[1] 赖大仁.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0-178.
[2] 朱德发. 文体自觉意识之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147-154.
[3] 申友良. 蒙元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游记》史事探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99-1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