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4): 51-54.

• • 上一篇    下一篇

对民族地区文化因素运作机制的再思考——基于相际经营原理的经济人类学探讨

田广, 邵欢   

  • 出版日期:2014-07-20 发布日期:2019-01-21
  • 作者简介:田广,1957年生,经济人类学博士,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广东 汕头 515063),吉首大学应用人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湖南 吉首416000);邵欢,1988年生,汕头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 Online:2014-07-20 Published:2019-01-21

摘要: 文化是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结构体。文化系统性结构和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必然引起文化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导致超出经济活动范畴的相际经营的复杂化。如果忽视了这一现实,各种意想不到的非经济制约力必然接踵而至。因此,许多经济问题的成因并不在经济活动本身,而在于其植根的文化网络深处,如果对文化网络本身没有深层次的认识,经济问题的来龙去脉就无法澄清。有鉴于此,相际经营理论提出是对相际间非经济因素变革中各种交叉要素的区别对待和积极引导。它强调,在注意摒弃狭隘、陈旧的地方观念及民族意识之同时,要培育并发扬在宏观层次上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和创新观念,这为解决我国当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相际经营, 非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 发展经济学, 软实力


〔1〕周大鸣:《序言》,田广、罗康隆:《经济人类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页。
〔2〕田广、戴琴琴:《泛市场化批判》,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11-35页。
〔3〕赵永昌:《重视非经济因素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山日报》2010年9月3日,B3版。
〔4〕〔8〕〔11〕〔12〕〔15〕〔16〕〔17〕〔18〕〔19〕〔20〕杨庭硕:《相际经营原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17、112、152-158、44-45、103、141、562、217页。
〔5〕Chris Hann and Keith Hart,Economic Anthropology,Cambridge,UK:Polity Press,2011,pp.38-55.
〔6〕 Tian Guang,“Economic Anthrop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Yang Tingshuo Xiangji (Interphase) Operational Theoretical Model,” Anthropologist,vol.17,no.2(2004),pp.311-318.
〔7〕田广、罗康隆:《经济人类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54-355页。
〔9〕Richard R.Wilk and Lisa Cliggett,Economies and Cultures: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Second Edition),Boulder,CO:Westview Press,2007,pp.56-71.
〔10〕Florian Stammler,Reindeer Nomads Meet the Market:Culture,Property and Globalisation at the “End of the Land”,Halle Studi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Eurasia.LIT Verlag Press,2009,pp.12-18.
〔13〕张勇、古明明:《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期。
〔14〕 James G.Carrier,A Handbook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Northampton,MA:Edward Elgar,2005,pp.67-73.
〔21〕Joseph S.Nye Jr.,“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05,no.2(1990),pp.177-192.
〔22〕 马庆国等:《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 27-31页;陈志、杨拉克:《城市软实力》,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 65-78页。
〔23〕〔24〕胡言午、吴合显:《杨庭硕经济人类学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吉首大学举行》,2014年5月9日,http://yjsc.jsu.edu.cn/shownew.asp?id=462,2014年5月21日。
[1] 田玉芬, 侯波. 文化软实力视域中的公民基本素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71-74.
[2] 刘乃歌.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软实力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72-74.
[3] 杨虎涛, 陈国涛. 赖纳特的演化发展经济学:理论、政策与中国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13-117.
[4] 高帆.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89-9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