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4): 130-136.

• • 上一篇    下一篇

铁路与近代东北交通体系的重构(1898—1931)

李书源, 徐婷   

  • 出版日期:2014-07-20 发布日期:2019-01-21
  • 作者简介:李书源,1952年生,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婷,1981年生,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12)。

  • Online:2014-07-20 Published:2019-01-21

摘要: 铁路兴建以前,东北的交通体系主要由河运、传统陆运和海运构成,运输工具停留在传统的马车、帆船等工具上。铁路修建给陆运、河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与合作,导致了传统交通体系的巨大变化,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导、以河运和传统陆运为辅助、以港口为铁路指向终点的新的交通体系。

关键词: 东北, 铁路, 交通体系, 重构


〔1〕金元烺等修纂:光绪《安东县志》卷8,民国二十一年翻印版,第143页。
〔2〕《奉天准设辽河轮船公司》,《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九。
〔3〕〔15〕辽宁省交通厅交通史志编委会:《辽宁公路交通史》第1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第80、135页。
〔4〕〔5〕张伯英等纂修:《黑龙江志稿》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16、1717页。
〔6〕何西亚:《东北视察记》,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第143页。
〔7〕G.W.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王旭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0页。
〔8〕赵恭寅:《沈阳县志》卷8《交通》,民国六年,第158页。
〔9〕〔11〕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变迁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4、270页。
〔10〕〔17〕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纂:《奉天通志》卷163 《交通志三·航路下》,沈阳:沈阳古旧书店,1983年,第3803、3795页。
〔12〕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467页。
〔13〕Adachi,Kinnosuke, Manchuria:a Survey.New York,Robert and M. Mcbridge Company,1925,P.244.
〔14〕《辽河航业萧条》,《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一日。
〔16〕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纂:《奉天通志》卷164《交通志四·铁路》,沈阳:沈阳古旧书店,1983年,第3822页。
〔18〕《英商轮改航大连》,《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初七日。
〔19〕《锦州通信——海埠萧条》,《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20〕钟卫华:《图们江流域铁路开发与东北亚物流格局的改变》,《延边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 孙久文, 苏玺鉴. 论东北振兴中的城市精明增长战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50-62.
[2] 程娜. 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化转型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63-73.
[3] 马陵合. 近代铁路警察制度变迁中的央地角色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47-158.
[4] 邓永波. 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重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92-99.
[5] 杨海坤. 政府法治论在摆脱“东北困境”中的意义和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65-71.
[6] 刘水林. “基本法”“特别法”“程序法”三位一体立法体系的特别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2-76.
[7] 魏建国. 基于经济要素流动与东北地方法治竞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7-82.
[8] 方世荣. 东北振兴中的营商环境治理——关于拓展行政公益诉讼范围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49-54.
[9] 关保英. 东北区位优势的法治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55-62.
[10] 王伟光.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型智库建设——在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暨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5-8.
[11] 赵儒煜. 论东北地区产业选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的沿革与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55-66.
[12] 李政,杨思莹. 东北地区潜在红利开发与系统性振兴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67-77.
[13] 王智勇. 重工业化、城镇化与东北问题——基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78-91.
[14]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6.
[15]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2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