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1): 27-31.

• 实践哲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和为贵”的传统理念看中国道路的选择

马俊峰, 乔瑞华   

  • 发布日期:2019-01-24
  • 作者简介:马俊峰,1954年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乔瑞华,1983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 Published:2019-01-24

摘要: 改革开放极大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反弹和忧虑。现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最近的当口,也是危机和挑战最为严峻的时刻,面对众多复杂的矛盾和两难困境,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智慧结合起来,自觉实现从革命思维到建设思维的转变,以和为贵,努力走好中国道路,为人类和平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和为贵, 中国道路, 革命思维,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 B82

〔1〕张立文:《和合文化导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1] 郇庆治. 环境政治学视角下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5-12.
[2] 晏 辉. 中国形态的现代性:事实与价值的双重逻辑——价值哲学的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2-22.
[3] 李海青. 使命驱动型的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4-19.
[4] 逄锦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理论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7-27.
[5]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21.
[6] 刘进田. 论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核心的新理论体系及其价值旨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9-14.
[7] 赵一红. 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现代化——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23-32.
[8] 张兴国, 江敦秀. 论中国道路的普遍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09-117.
[9] 王利民,张国强.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传统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87-92.
[10] 詹福瑞,王新芳. 论查慎行的诗学思想渊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65-170.
[11] 张金荣, 杨茜. “后家庭时代的家庭”理论的中国适用性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27-32.
[12] . 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25-31.
[13] 惠雁冰. 从港台学界对“样板戏”的评价看真实与遮蔽的另一种形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205-208.
[14] 曹彦鹏. 现代化背景中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基于豫南陈寨集体化运动中农民政治动员的田野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47-49.
[15] 曲晓雷. 屈辱与认同之间:清末民初国人眼中的德国形象———以胶澳租借地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56-16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