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5): 122-127.

• 美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西方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陈伟   

  1.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 出版日期:2004-10-20 发布日期:2004-10-20
  • 作者简介:陈伟( 1957- ) ,男,上海人,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

  • Online:2004-10-20 Published:2004-10-20

摘要: 西方美学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必须在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在研究的对象上,要以美学家的美学理论、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三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的运用要做到: 在宏观指导思想和总体方法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在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上,运用文艺美学的方法;在美学命题的叙述和论证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调整了以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纠正以往的偏颇,另一方面可以在对西方美学思Z想的整体把握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 西方美学, 对象, 方法

中图分类号: 

  • B83

〔1〕陆机.文赋〔M〕.〔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51.
〔3〕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C〕.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32-33.
〔4〕雅各布· 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21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47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30.
[1] 王立胜, 郭冠清.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18.
[2] 臧峰宇. 比较哲学的时代内涵与创新愿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24-29.
[3] 董平. 论良知“八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5-16.
[4] 魏建国. 基于经济要素流动与东北地方法治竞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7-82.
[5] 李西建. 重构“生活论美学”:意义、内涵与方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99-203.
[6] 朱从兵. 中国铁路史研究方法漫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11-115.
[7] 董海军. 个案研究结论的一般化:悦纳困境与检验推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53-59.
[8] 郇庆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学基础:方法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5-10.
[9] 张海东. 中国社会质量研究的反思与研究进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24-128.
[10] 夏莹. 资本概念的跨越式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8-23.
[11] 许恒兵.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本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37-42.
[12] 李志文,密晨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的仲裁研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67-68.
[13] 李忠远. “全球史观”究竟是史学理想还是史学方法?——简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59-161.
[14] 顾祖钊. 再论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创新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142-151.
[15] 孙立冰. 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创新与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00-10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