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人习俗对清末民初的天津社会风俗影响极大,推动了整个天津社会风俗形成中西兼有、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格局。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重商求利的价值观冲击传统的义利观;在消费方式上表现为奢华、崇洋、趋新的风尚冲击传统、守旧、俭朴的生活方式;在婚丧习俗上表现为“新旧并呈、中西杂糅、多元发展”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
〔1〕论求利亦须顾名〔N〕. 申报, 1877- 10- 09. 〔2〕申江陋习〔N〕.申报, 1873- 04- 07. 〔3〕贵业贱业说〔N〕.大公报, 1902- 11- 20. 〔4〕论居官经商〔N〕.申报, 1883- 01- 25. 〔5〕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下册〔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69. 〔6〕鸳湖.谈跳舞〔J〕.妇女月刊, 1(6) . 〔7〕大公报, 1913- 04- 24. |
[1] | 陈燕凤 夏庆杰 王小林. 中国经济奇迹背景下的农村贫困变迁——基于1995—2013年CHIP数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29-138. |
[2] | 董江爱. 清代基层政治生态的变迁逻辑及启示——基于官、绅、民利益博弈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48-155. |
[3] | 夏维奇, 仲夏. “邻厚君薄”:近代中国电报创建中的日本因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41-145. |
[4] | 焦润明. 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成因述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56-162. |
[5] | 滕海键. 西辽河流域上古环境变迁与旱作农业的起源和文明因素的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67-170. |
[6] | 丁建臣, 刘亚娴. 非法集资与金融制度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07-111. |
[7] | 周凯.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61-165. |
[8] | 卞地诗, 李兆友.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传媒体制变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52-255. |
[9] | 卢伟.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变迁路径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47-50. |
[10] | 吴沈东. 生育选择的前瞻性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50-52. |
[11] | 陈杰.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住房制度变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04-108. |
[12] | 谢冬慧. 我国主体性法律形式之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52-55. |
[13] | 陈勇兵. FDI 对制度变迁影响的机理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94-96. |
[14] | 周建国. 权力转移与社会权力格局之变迁---兼论渐进式改革路径选择的必然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53-58. |
[15] | 马红光. 路径依赖———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看制度变迁的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36-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