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价值哲学并不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也不仅仅是在19 世纪中叶的哲学变革中产生的哲学流派或哲学理念和哲学立场。哲学历来都以对价值问题的探讨为自己的核心内容, 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价值哲学, 哲学也只有作为一种价值哲学才是可能的。但是, 旧哲学对价值问题的探讨存在着严重缺陷, 它们都普遍地陷入了如何从“是”过渡到“应该”、从事实判断过渡到价值判断的困境, 即都没有说明、事实上也无法说明这种过渡是如何可能的。究其原因, 在于旧哲学都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与旧哲学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 既是哲学理论本性的根本变化, 也是广义价值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
中图分类号:
〔1〕王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哲学〔A〕. 价值论与伦理学观点: 第1 辑〔C 〕.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冯平. 重建价值哲学〔J〕.哲学研究, 2002, ( 5) . 〔3〕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第4 卷〔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306. 〔4〕〔10〕〔11〕〔12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81, 61, 75, 55, 6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96. 〔6〕〔7〕怀特. 文化百科学〔M 〕.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 46. 〔8〕〔9〕休谟. 人性论〔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509, 510. |
[1] | 刘进田. 40年来中国价值哲学的思维特征及其时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5-22. |
[2] | 王南湜. 重提一桩学术公案:“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6-13. |
[3] | 阎孟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总体观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4-24. |
[4] | 黎学军.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演进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04-108. |
[5] | 郭忠义, 张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本质、逻辑进路与现实张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30-35. |
[6] | 黄亚明. “生活世界”概念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22-26. |
[7] | . 社会现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20-24. |
[8] | 李兵. 艾思奇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的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36-40. |
[9] | 张立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一项思想史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6-21. |
[10] | 傅国强. 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研究的背景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17-19. |
[11] | 王雨辰.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4-19. |
[12] | 李广昌. 哲学的主体性追问及其时代意义---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9-13. |
[13] | 杜秀娟. 论生态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31-33. |
[14] | 黎学军. 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演进轨迹[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8-21. |
[15] | 鉴传今.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批评性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4): 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