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0 ›› Issue (5): 126-135.

• 社会热点问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大城市中性别观念差异研究

张文宏   

  • 出版日期:2020-09-15 发布日期:2020-10-21
  • 作者简介:张文宏,社会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44)。
  • 基金资助:
    上海市教委重大科研专项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CSH066)

  • Online:2020-09-15 Published:2020-10-21

摘要: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特大城市逐步快速、大规模地发展。城市扩张带来人口加剧增长、资源供给不平衡等“城市病”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发生巨大变化。CGSS特大城市调查数据反映出民众“公领域”的收入分层、职业阶层和“私领域”的闲暇时间分配对性别观念的影响。研究发现,特大城市中民众的性别平等观念呈现出整体偏传统、部分更现代、女性偏无奈的特点。特大城市中的职业精英阶层性别观念与中间阶层相比反而更传统。业余时间“社交串门”频率更高的受访者,其价值层面的性别观念更为传统,实践层面的性别观念则更为现代。传统的性别分工理念在特大城市有回潮的苗头,但实践层面对性别平等的推进已初具规模。特大城市是我国思想文化的先导,深入研究特大城市中性别观念的差异,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继续推进性别平等实践,努力营造平等包容的性别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性别观念, 职业阶层, 社会网络, 特大城市

中图分类号: 

  • C91-03

〔1〕潘家华等:《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聚焦特大城市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页;刘洁:《“城市病”防治——以中国超大城市为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3页.
〔2〕吴俞晓:《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社会》2012年第4期;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2期;吴晓刚、张卓妮:《户口、职业隔离与中国城镇的收入不平等》,《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3〕Brooks C.,Catherine B.,“The Transformation of US Gender Role Attitudes:Cohort Replacement,Social-Structural Change and Ideological Learning,” Social Science Research,vol.33,no.4(2004),pp.106-133.
〔4〕杨菊华:《让性别红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潜能》,《中国妇女报》2018年5月22日,第5版.
〔5〕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6〕佟新:《劳动力市场、性别和社会分层》,《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5期.
〔7〕Gary S. Becker,“Human Capital,Effort and the Sexual Division of Labor,”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vol.3,no.2(1985),pp.533-558.
〔8〕William P.,et al.,“Norfarm Work and Marketiz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The China Quartly,vol.5,no.4(1995),p.143.
〔9〕Mark Granovetter,Getting A Job: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p.79.
〔10〕李汪洋、谢宇:《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趋势:1982—2010》,《社会》2015年第6期.
〔11〕蔡禾:《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12〕吴俞晓、吴晓刚:《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3〕卿石松、郑加梅:《“同酬”还需“同工”:职位隔离对性别收入差距的作用》,《经济学》2013年第2期.
〔14〕王天夫、赖扬恩等:《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5〕贺光烨、吴晓刚:《市场化、经济发展与中国城市中的性别收入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1期.
〔16〕侯猛:《性别工资差异与工资歧视——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方法》,《南方人口》2016年第1期.
〔17〕李实、宋锦等:《中国城镇职工性别工资差距的演变》,《管理世界》2014年第3期.
〔18〕邓峰、丁小浩:《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收入差距》,《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19〕胡雯、李建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性别差异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为例》,《人口学刊》2014年第1期.
〔20〕〔美〕福和真子:《家务劳动分工和宏观层次的性别不平等》,《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1〕杨菊华:《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1990—2010年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5期.
〔22〕佟新、刘爱玉:《城镇双职工家庭夫妻合作型家务劳动模式——基于2010年中国第三期妇女地位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23〕刘爱玉、佟新:《性别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刘爱玉、佟新等:《双薪家庭的家务性别分工:经济依赖、性别观念或情感表达》,《社会》2015年第2期.
〔24〕肖洁:《家务劳动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7年第6期.
〔25〕郑加梅、卿石松:《家务分工与性别收入差距:基于文献的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1期.
〔26〕於嘉:《性别观念、现代化与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社会》2014年第2期.
〔27〕风笑天、肖洁:《中国女性性别意识的城乡差异研究》,《人文杂志》2014年第11期.
〔28〕孙晓冬、赖凯声:《有儿子的母亲更传统吗——儿子和女儿对父母性别意识形态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2期.
〔29〕许琪:《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变迁趋势、来源和异质性——以“男主外、女主内”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两个指标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16年第3期.
〔30〕杨菊华、李红娟等:《近20年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6期.
〔31〕贾云竹、马冬玲:《性别观念变迁的多视角考量: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第3期.
〔32〕〔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9页.
[1] 张广胜, 韩雪. 进城务工人口职业流动的实证性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45-55.
[2] 顾辉. 国家、市场、社会和家庭交织影响下性别观念的回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33-40.
[3] .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化路径研究——以中国动漫产业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93-9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