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共内战(1945—1949)时期,三青团上海支团基于争夺劳工、拓展团务组织的目的,积极组建工人分团,以帮会组织和同乡网络为纽带吸纳工人,侧重发展失业、临时工人等群体,试图以煽动工潮、提高工人待遇来获取工人支持,组织得以迅猛扩张。因国民政府内部人事纠葛及国民党党团角色定位的歧异,上海支团在工人群体的发展过程中与以工人福利委员会为代表的国民党党组织发生冲突,形成持续不断的上海工界国民党党团矛盾,一直延续至1948年《正言报》事件吴绍澍去职方告结束。上海工界的国民党党团矛盾,不仅使得国民政府控制工会领导权的目的无从实现,工会会务陷入停顿,更使得工潮迭起,对社会经济秩序形成破坏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
[1] | 〔美〕康文林. 清末科举停废对士人文官群体的影响——基于微观大数据的宏观新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56-166. |
[2] | 蒋宝麟. 晚清科举与学堂并立时期传统教育经费用途的转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67-175. |
[3] | 刘一皋. 历史纪念中的包容与紧张:1948年之平津五四纪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39-50. |
[4] | 赵立彬. 礼敬五四:《台湾文化》与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生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51-57. |
[5] | 李玉. 《申报》对于洋务民用企业的评论——以对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的社评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54-160. |
[6] | 马陵合. 近代铁路警察制度变迁中的央地角色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47-158. |
[7] | 张福运. “废科举”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56-164. |
[8] | 曾业英. 蔡锷一篇鲜为人知的轶文及其价值——《〈中华民国宪法史案〉总序》作者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47-154. |
[9] | 李玉. 钮永建民众教育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5-162. |
[10] | 田涛. 李慈铭与晚清的天津书院教育——基于《越缦堂日记》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63-168. |
[11] | 陈雁. 由姊妹而同学:基督教与近代上海女学校、女学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37-144. |
[12] | 李永胜. 民国初年日美两国在华商标权之争--以19 15年凡士林商标侵权诉讼案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52-161. |
[13] | 魏文静. 近代江南迎神赛会的商业化运作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54-159. |
[14] | 张涛. 早期美国教育书籍中的孔子形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26-132. |
[15] | 陈高华. 政治与反政治——论阿伦特对霍布斯的理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2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