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沉寂已久的人道主义思潮再次复萌并且持续升温,并逐渐演化为西方国家转嫁疫情风险、推卸防控责任、向中国进行普世价值渗透、消解中国抗疫效能的意识形态工具。能否遵循人道主义伦理逻辑,坚守人道主义底线,肩负人道主义责任,通过人道主义实践凝聚全球抗疫力量,就成为中国抗击疫情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担当,有力回应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的挑战,重新定义与诠释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涵,并赋予人道主义以更具国际公信力的时代意义,同时也为后疫情时代世界政党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治理风险,锚定全球化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可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1] | 余露. 驯养动物应享有公民身份吗?——兼论公民身份的范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33-38. |
[2] | 晏辉. 现代伦理精神与法律文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5-10. |
[3] | 路强. 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1-16. |
[4] | 陈忠. 城市现代性的风险逻辑及其伦理调适——基于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的研究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5-12. |
[5] | 童建军. “孺子将入于井”的伦理想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13-18. |
[6] | 宫瑜. 现代道德共识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19-23. |
[7] | . 论道德事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2-28. |
[8] | . 从“孝”与“Eros”的比较看中西传统伦理共通之可能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47-51. |
[9] | . 论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75-79. |
[10] | 沈顺福. 存在的意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22-26. |
[11] | 李凡. 现代性视域下生态社会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19-22. |
[12] | 晏辉. 从财富到幸福: 实践推理的意义扩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20-26. |
[13] | 陈忠. 现代性的私有幻象及其发展伦理制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5-6. |
[14] | 稂荻. 善的道德原则对于戒律规范的优先性———论佛教伦理思想的精神实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40-42. |
[15] | 龚群. 现代伦理的变奏:交互主体伦理与人的物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6-21. |
|